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萬乘親郊幸北宮,千官齋祓兩都同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贈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齋宿署中
- 質酒將溫西北令,折光猶鑒項華瞳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引劍一章
- 縛得蒼龍歸北面,綰教紅日莫西矬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搓草繩
- 欲把相思栽北國,難憑赤手建中華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削土豆傷手
- 住近桃花坊北面,門庭掩映如仙家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筵上贈小英
- 撫枕凄然掩北軒,漢庭誰問馬文園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劉校理屬疾
- 朝那殺都尉,北地敗將軍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漢將三首
- 西郊淡頹景,北牖來朔風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冬至攝事南郊齋宮感懷作
- 自欠解蘭拋北阜,更堪鳴磬是南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清明出沐
- 萬疊紺螺山北聳,半邊紅壁日西沈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孟津晚景
- 方冬萬木折,北風裂人膚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路遵謁孔宣公
- 七百里魯望,北瞻何巖巖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泰山
- 鋪張大漢征北功,手攜直上燕然刻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送李室長慶州寧覲
- 見說昆侖關北畔,曾將草木作人形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順應廟
- 家住斗星天北野,路隨潮水海南頭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桂風亭
- 天遠樓臺橫北固,夜深燈火見揚州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陪潤州裴如晦學士游金山回作
- 南鄰祭竈喧,北里驅儺嘩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除夕次東坡守歲韻
- 南入湖潮櫓,北通襄漢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
- 憶送雙旌帝北門,豈知此別是終身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程樞密父待制挽詞二首
- 捐我漢南江北卻,從今樂事賞心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吳襄陽換承宣使歸奉時請二首
- 南窺下陰洞,北望升天關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澹山巖二首
- 安得旌旗來北夢,放教恩澤到南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讀攖寧詩集效其體寄荊門趙守二首
- 加轅乃臨臣,北戶清以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北窗詩
- 承平未災變,北地極豐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涉漢至隆中有感
- 共倚河渠通北使,可憐膏澤養邊臣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五日常州借閘
- 此去直挨湖北岸,吾廬正在水邊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吳少保知鄂州
- 特地籃輿穿北郭,已聞藜杖過前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謝王草場示詩卷
- 各自南來共北流,孤亭直下對中洲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八日泊故人亭觀二水合流處
- 小築南臺倚北亭,一方荊玉可云屏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月臺
- 休問東西南北,莫說之乎者也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盧行者偈
- 人望終調鼎,北慈早斷機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徐師川典祀廬山延真觀用送駒父韻餞別四首
- 此景聚冰藏北陸,有人眉壽等南箕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壽沃令二首
- 舊廬群盜里,北闕戰塵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次韻周子直四首
- 敵來則御,折北勿追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紹興圣孝感通詩
- 黃屋卻臨天北極,紫壇復在郊南丘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
- 看看過寒食,北望一霑裳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再次韻寄朱希真二首
- 萬里關河瞻北極,兩行旌旆過南雄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度大庾嶺
- 見竹如見公,北麓能不俗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寄題瑞昌簿廳景蘇堂墨竹
- 朝游山南莫北隅,修竹之下手所披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孟阜老梅韻
- 南去有五嶺,北來有重湖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簡友人二首
- 梅樹護持供北顧,萱堂潤色作東榮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宗易作屋之什
- 南浮吳蜀會,北顧關河杳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哭呂伯恭郎中舟行寄諸友
- 可愛南山與北山,北山上有斗芒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沈仲一北湖十詠·仰止亭
- 愁陰錯昏曉,北風振葭葦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秋雨未已客懷不佳夜誦少陵遣興詩至生涯能幾
- 麥秋飛從淮北過,遺子滿野何其多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分蝗食
- 一鐙左計坐北牖,萬騎縱獵思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醉后偶書
- 萬笈云簽來北闕,一朝寶翰得東明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天臺凝真宮陳道士緣化藏經既成求詩還山
- 滿蕩荷開從北看,危欄塔立向西瞻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七夕前一夜翠樾堂設醮
- 勇退近聞辭北闕,醉游唯欠到南湖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謝艮齋得閒西歸
- 自從結廬依北城,入夏常聽鴉舅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鴉舅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