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東山攜妓女,北海罄樽罍。 -- 出自宋·葉景山·臨江仙·楊柳池塘桃李徑
- 去年稱壽處,北斗天漿,今夜天漿挹南斗。 -- 出自宋·周云·洞仙歌·千崖滴翠
- 持觴勸,辰拱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滿江紅·自古稱稀
- 昨夜壽星朝北極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漁家傲·昨夜壽星朝北極
- 那堪人在天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霜天曉角·裙兒六幅
- 十客聯鑣出北門,馬蹄剜盡碧苔痕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出郭
- 大享有恩來北闕,小囚無賂脫東閩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兩庠同舍
- 詩在手,堂趨北。 -- 出自宋·趙希蓬·滿江紅·休羨鶯花
- 午夜天狐搖北斗,東風雨射滿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讀陳公孟等伏闕書
- 人見空空當北面,誰知節節受西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朝陽前對紅蓼
- 便挽銀河斟北斗,傾作千鐘醽醁。 -- 出自宋·鄭達可·念奴嬌·嫩涼如水
- 和氣已欣回北陸,壽星更喜明南極。 -- 出自宋·游子蒙·滿江紅·雪塢霜林
- 先打南,后打北,留取清源作佛國。 -- 出自·***·黃涅槃讖
- 行盡江南塞北時,無人不誦鮑家詩。 -- 出自唐·崔子向·上鮑大夫
- 西日惄饑腸,北風疾絺裾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太原旅懷呈薛十八侍御齊十二奉禮
- 獨立大河上,北風來吹人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孟冬蒲津關河亭作
- 鐵衣萬騎向北去,仰看鴻雁皆南翔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關山月
- 綈袍寒不溫,北風攪庭戶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答韓毅伯五首
- 黃圖三輔近,北望不禁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方漕躬明挽詩三首
- 戰塵猶未息,北望若為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房陵倅韋同年二首
- 南山霧豹隱,北海風鵬飛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許士龍秘校
- 南山林葉赤,北山木葉黃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丙子重陽日有感
- 伯仲吹篪塤,北堂奉期頤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詹望之
- 南眺蒼梧云,北望洞庭客。 -- 出自唐·李渤·南溪詩
- 遙思伊川水,北渡龍門峴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
- 南浦雁來日,北窗人臥秋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秋思
- 靈香散彩煙,北闕路輧闐。 -- 出自唐·柳泌·玉清行
- 雪盡南坡雁北飛,草根春意勝春暉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窮冬曲江閑步
- 鳳詔佇歸專北極,驪珠搜得盡東瀛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和主司王起
- 美譽早聞喧北闕,頹波今見走東瀛。 -- 出自唐·林滋·和主司王起
- 南眺有歸雁,北來無故人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塞外寄張侍御
- 正會星辰扶北極,卻驅戈甲鎮南燕。 -- 出自唐·王鐸·罷都統守鎮滑州作
- 散漫黃埃滿北原,折碑橫路碾苔痕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過北邙山
- 南浮應到海,北去阻無州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渭上送人南歸
- 南辭采石遠,北背乞銀深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銀州北書事
- 絳闕夫人下北方,細環清佩響丁當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背日古陰從北朽,逐波疏影向南斜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隋堤柳
- 月上開襟當北戶,竹邊回首揖西風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答劉書記見贈
- 恰稱秋風西北起,一時吹入碧湘煙。 -- 出自唐·吳仁璧·秋日聽僧彈琴
- 炎夏群木死,北海驚波深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長安書事
- 錦袖臂鷹河北客,青桑鳴雉渭南村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將入城靈口道中作
- 荊楚南來又北歸,分明舌在不應違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張儀
- 南斗看應近,北人來恐稀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沈光赴福幕(一作送福州從事)
- 日暮瓜洲江北岸,兩行清淚滴西風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回至瓜洲獻侍中
- 日暮瓜洲江北岸,兩行清淚適西風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回至瓜洲獻侍中
- 棋罷早寒生北戶,酒醒黃菊花滿西園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清源太保閑居偶懷
- 列宿回元朝北極,爽神晞露滴樓臺。 -- 出自唐·成彥雄·曉
- 莫憑危欄臨北望,滿城煙草是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送夢英大師
- 最是蘆洲東北望,人家殘照隔煙汀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湖口縣
- 最是薦洲東北望,人家殘照隔煙汀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湖口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