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荷橐忽思辭北省,拂衣自喜見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李起宗舍人悠然亭
- 長羨南枝笑北枝,東風能早亦能遲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武公望催梅三首
- 鵷鷺羽儀從北闕,驂騑禮樂正西風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上湖北趙司倉三首
- 聚散燕鴻南北,得失觸蠻左右,莫較去仍還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水調(diào)歌頭·身去日華遠
- 但著公、西掖北門中,相期處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滿江紅·道骨仙風
- 誰會得、心馳北闕,興寄東籬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雨中花/夜行船
- 神護翠華居北極,春隨黃傘下東風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金國賀正旦使人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
- 孤憤未申思北闕,雙眉初展見西山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次龔丈同叔高韻
- 斗轉(zhuǎn)蒼龍歸北望,日行黃道傒東巡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用韻酬翟曾二倅和章
- 幾欲上書排北闕,卻應(yīng)舉扇障西風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郁簿
- 依舊江山連北固,承平池館羨東園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頃嘗將漕淮東林子長今膺是選因以小詩述懷庶
- 倚轅門幾望,北州馳想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滿江紅·季琯灰融
- 南軒款佳客,北堂奉高年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
- 次登峴山首,北望京洛浮塵中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筇竹杖歌
- 我去雁峰同北鄉(xiāng),子行梅嶺帶春回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胡季玉還毗陵
- 渭北衣冠應(yīng)北顧,請扶大漢振天聲。 -- 出自宋·何澹·和張時可景靈宮即事及暫歸南湖二詩
- 南徙計豈得,北歸邊未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劉進父監(jiān)廟四首
- 十月江行多北風,打頭不用怨天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
- 平泉無草木,北海漫文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李舒州二首
- 一代儒宗還北闕,十年法從對延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程閣學知建寧府入對二首
- 土斷既已久,北人誰復(fù)論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成父弟作書室于前山舉予舊名堂日青氈以榜之
- 一水中分南北市,插天蒙末有佳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登縣樓有感二首
- 老稚歡呼南北街,爭看前日令君來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至邑有感二首
- 南方故諳此,北叟漫驚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遲曉微雨已而復(fù)止
- 好趁薦章求北闕,莫因文價滯南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久不聞表叔張平子安否覓使寄此
- 愛此好風當北牖,待來明月望西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筋竹這新居僧居邠錄寄寺中留題次孫溫叟所用
- 東占風料峭,北驗斗闌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壬寅元日
- 南公安已慣,北客見猶驚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大雨連晝夜不止
- 世事燕鴻南北去,人生烏兔東西落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滿江紅·去去春光
- 千萬里,江南北,浙西東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水調(diào)歌頭·把酒對斜陽
- 東流看到海,北風忽成冰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蔡尚書挽詞二首
- 西城柳遙遙,北寺江漫漫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呂子陽自永康攜所解老子訪余留未久其家報
- 塞戶低眠畏北風,詩來喚起自江東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次韻韓仲止
- 柳生洲居濠北邊,繇辭質(zhì)野誰所傳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醫(yī)工嘆重贈柳山人
- 停云親友南北,何以慰離居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調(diào)歌頭·孔孟化塵土
- 陶令當年惟北牖,謝公早日便東山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季允用韻各賦兩章予亦再賦四首
- 春到江南江北了,東皇未識花權(quán)。 -- 出自宋·俞國寶·臨江仙·春到江南江北了
- 與君來、蕭瑟北風寒,黃云暮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滿江紅·頗恨登臨
- 惟恨蔡州城北水,一池鵝鴨更無聲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雪
- 今日山東河北地,百年膻去一朝還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高宗皇帝賢訓終編錫賚進詩
- 向來孽霧漲北極,羲和一旦晴光舒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秘閣儒榮堂
- 移卻南宸回北斗。 -- 出自宋·陳楠·真珠簾·金丹大藥人人有
- 南定三軍須北定,西歸九罭合東歸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壽滬帥楊尚書
- 早作南風午北風,暄涼翻手雨無蹤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家園即事十三首
- 且向尊中陪北海,直須閑裹識南坡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南坡口號十八首
- 天江津河尾北見,玉井水漿參左橫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客有誦袁蒙齋得雨酬倡之什輒賡元韻志喜也呈
- 將我東西南北去,都任長年旋折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只記來時節(jié)
- 目斷孤云東北角,離復(fù)合,斷還連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江城子·夢隨瘦馬渡晨煙
- 漠漠煙塵連北道,幽幽草樹蔽南山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李參政所和五絕句韻因以為詩
- 山河兩戒南北分,天地一氣華戎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