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安得長材護北州,暫煩儒將擁輕裘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子真給事出守常山
- 上晝?nèi)コ坛?span id="4aiyesy" class="hong">北首,故山歸思滿東流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又寄興化徐虞部
- 辭家出戍邊,北望隔青煙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戍婦吟二首
- 征塵何日盡,北望轉(zhuǎn)悲凄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采石
- 東嶺或舒嘯,北窗時討論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崔山人別業(yè)
- 西道苦轉(zhuǎn)轂,北堤疲行舟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晦日任橋池亭
- 西出太華陰,北走少梁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赴馮翊作
- 驛路古今通北闕,仙溪日夜入東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和剡縣陳明府登縣樓
- 尊盡離人看北斗,月寒驚鵲繞南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葉秀才赴舉兼呈呂少監(jiān)
- 南方瘴癘多,北地風(fēng)霜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浪蹙青山江北岸,云含黑雨日西邊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江行
- 九曜再新環(huán)北極,萬方依舊祝南山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夢中作
- 峴首千里情,北轅自茲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陪顏使君真卿登峴山,送張侍御嚴歸臺
- 今朝天地靜,北望重飛翻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楊使君白蘋洲送陸侍御士佳入朝
- 鄉(xiāng)心無遠道,北信減離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楊校書還濟源
- 涔陽指天末,北渚空悠悠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題劉相公三湘圖
- 木落有情瞻北闕,霜輕無夢入西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楚南偉觀樓
- 負罪將軍在北朝,秦淮芳草綠迢迢。 -- 出自唐·錢珝·春恨三首
- 慘慘寒日沒,北風(fēng)卷蓬根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塞下曲
- 月落燈前閉北堂,神魂交入杳冥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夢
- 負薪老翁往北州,北望鄉(xiāng)關(guān)生客愁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代北州老翁答
- 已道一朝辭北闕,何須五月更南巡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邵陵作
- 濫跡縉紳同北枳,草儀對禪待南鶼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答李光丞
- 南樓看馬舞,北埭聽雞鳴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宣曲二十二韻
- 靈芽呈譽舌,北苑雨前春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建溪十詠其二北苑焙
- 劍履便應(yīng)陪北闕,褲襦那更假西人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浣溪沙
- 西歷華山小,北瞰黃河赤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度秦嶺
- 夢寐依稀留北省,家山迤邐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鄭平叔司勛之陜二首
- 他日君恩容北首,故人能作復(fù)從容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過山陽有懷
- 陷沒李陵因北伐,漂流杜甫為南遷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答還卷
- 我復(fù)西還君北去,箕山潁水自蕭然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裴綸著作見期行日延宿所居既至裴已行因書寄
- 若過函關(guān)須北望,皚然依復(fù)俟河清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章質(zhì)夫同年
- 萬一君恩縱北歸,與君左右為鄰里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贈奉議沈遼
- 翹首石頭城北,簇樓臺、遠連芳樹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水龍吟·問津揚子江頭
- 好在江南江北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謁金門·春草碧
- 目斷江南江北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謁金門·愁脈脈
- 綠暗溪南溪北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謁金門·春寂寂
- 悵晨星殘月,北州豪杰;西風(fēng)斜日,東帝江山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 丁酉歲感事
- 東山妓女兮,北山猿鶴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橫山堂三章
- 雖快徵君還北牖,卻思太守類南柯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旅次二首
- 閩嶺百重通北路,楚江千里系東船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題蔣億極目樓
- 身任東西南北居,心安到處即吾廬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赴南恩道間和楊體南三首
- 曾指畫圖夸北客,至今漬蜜動南溟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
- 老去低徊強北游,春來消息望南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元日次良翰韻
- 老盡東西南北人,亭下潮如故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卜算子·潮生浦口云
- 月桂香傳南北卷,千言長策耀天衢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送彭奭應(yīng)禮部試
- 手種桃花滿北山,花紅艷艷照春灣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士特栽果十首·桃
- 我車南,君車北,相逢總是天涯客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贈宗周賓
- 燕子自飛關(guān)北外,楊花閑度樓西側(cè)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滿江紅·一霎浮云
- 宰執(zhí)連鑣向北行,淮南夜夜鬼燈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