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起來坐軒戶,北風吹我裳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原甫曉雨
- 突兀朱堂冠北城,云峰滿目互陰晴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運判再以前韻見寄
- 盛放清風來北戶,細分鳴溜入西池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玉汝弟創治新居作詩見詒次韻為答
- 憶侍大人江北去,卻從伯父野堂回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上馀姚
- 他日江南江北、兩關心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虞美人·蘋花零亂秋亭暮
- 回首六朝,南北黯魂銷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江神子/江城子
- 是則江南江北,月明飛夢,認得溪橋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草草園廬山北住,匆匆歲月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感懷
- 欲展經綸趨北闕,暫將去范董南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壽教授
- 往事六朝南北史,晴江一片古今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宿多景樓奉簡吳總侍
- 六經在天如北斗,尚多不經圣人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謝兄編言仁求詩
- 煙霧掃開尊北岳,蛟龍斬斷凈南河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聞魏州破賊
- 油壁輕車來北里,梨園小部奏西廂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常把東西南北,合和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樓月 勉道友
- 意者當時南北擾攘,國家蕩析,磨盾鞍馬間,有經營之志,百未一遂,此詩若有深契于心者以自況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保寧佛殿即鳳凰臺,太白留題在焉。
- 南郊舊壇在,北渡昔人空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感南唐故宮,就隱括后主詞。
- 西取月氏頭,北斷堅昆臂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南澨綺錢結,北津銅綱繁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晚步青溪上
- 禪有南宗及北宗,畫家筆法與之同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范寬秋林蕭寺圖
- 南渡宋家忘北金,相于絲管樂春深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柳浪聞鶯
- 南國蘆笙塞北笳,工兵四海好為家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廣州部隊戰士話劇團
- 倚闌良久立,北望一沾襟。 -- 出自·顧隨·臨江仙 君培書來,勸慰殷勤,以詞答之。
- 龍虎已分南北路,英雄無計與年爭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蜀先主
- 五涼前后南北西,四燕前后南北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喚起鯨鯢滿北州,過江仍復漏吞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顧和
- 漢士當時惟北海,一朝青史見臧洪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臧洪
- 任翻河漢風北來,終是乾坤日東出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白發古今天北極,黃華宇宙客西風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東西不易,南北不遷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西來十萬里,北渡一莖蘆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達磨贊
- 長路關山吾北去,春風梅嶺子南征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席上別蔡安禮
- 紫氣初來朝北極,長鹍一奮刷南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屹立太微東北角,是非時與上臺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家據東床官北關,腰錢騎鶴更何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卯與宋堯夫集于豫章之貢院既別堯夫就親南
- 十年伏驥起北漠,萬里飛鸞度南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郎宿自闌朝北極,使車誰枉指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
- 府寺有人能北事,乾坤無處不東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黃萬安治東樓詩
- 獨上江門舟,北風日凌厲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贈李世卿(二首)
- 西田余故宅,北崦多新塋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南歸寄鄉書(七首)
- [黃簇為徽]北方之神,執槿司冬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瞻彼芒芒,日北之常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孰為大辰,維北有斗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出火祀大辰十二首
- 神保聿歸,介北景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皇祐觀享明堂六首
- 白日參辰現,北斗回南面。 -- 出自隋··菩薩蠻·枕前發盡千般愿:要休且待青山爛
- 下杜城邊南北路,上闌門外去來車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感舊
- 翩與歸鴻共北征,登山臨水黯愁生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將之京師雜別
- 南溟接潮水,北斗近鄉云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下京口埭夜行
- 不上黃花南北望,豈知春色滿神州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漢苑行
- 大樹無枝向北風,千年遺恨泣英雄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岳王墳
- 狐裘蒙茸欺北風,霹靂應手鳴雕弓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