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錦帳麗詞推北巷,畫堂清樂掩南鄰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人賀楊仆射致政
- 南厄羊腸險,北走雁門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北至太原
- 征人歌且行,北上遼陽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遼陽使還軍
- 殷勤驛西路,北去向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題太原落漠驛西堠
- 三晉云山皆北向,二陵風雨自東來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
- 吾亦自茲去,北山歸草堂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早發(fā)交崖山還太室作
- 悵望南徐登北固,迢遙西塞恨東關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張繼
- 江客不堪頻北顧,塞鴻何事復南飛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溫丹徒登萬歲樓(一作劉長卿詩)
- 西陵猶隔水,北岸已春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賦得越山三韻(一本題上有又送陸潛夫五字)
- 聞道全師征北虜,更言諸將會南河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孔巢父赴河南軍(一作劉長卿詩)
- 西蹙犬戎威北狄,南吞荊郢制東吳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題劍門先寄上西蜀杜司徒
- 更傍紫微瞻北斗,上林佳氣滿樓臺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元日樓前觀仗
- 獨向灞陵東北望,一封書寄萬重心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安寓居寄柏侍郎
- 高樓會月夜,北雁向南分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回山后寄范酂先輩
- 朝過春關辭北闕,暮參戎幕向南巴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自黔中歸新安
- 未識東西南北路,青春白日坐銷難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春日旅舍
- 騎仗聯(lián)聯(lián)環(huán)北極,鳴笳步步引南熏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扈從溫泉宮獻詩
- 南識桓公臺,北望先賢墓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龍山靜勝寺
- 余方往就西北食,聞子亦整東南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別老者王元之
- 互鄉(xiāng)前事在,北面有先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黃任道
- 去年弄影河北月,今年迎面江南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張仲宗押戟歸閩中
- 萬里回頭看北斗,三更不寐聽鳴榔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江行野宿寄大光
- 倚杖東南觀北變,傷心云霧隔三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春夜感懷寄席大光
- 南登岳陽樓,北眺長安道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
- 飲馬出城濠,北望沙漠路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劉太尉琨傷亂
- 南國佳人至,北堂羅薦開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辛司法宅觀妓(一作王績詩)
- 茜馬渡瀘水,北來如鳥輕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答蜀中經(jīng)蠻后友人馬艾見寄
- 惟有夢魂歸北闕,不知京洛路迢遙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離京日作
- 西行追畫鷁,北首望金雀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次韻葉權之
- 惟祇焚香禮北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陳推官見贈
- 新譯經(jīng)文傳北闕,舊游詩句在西天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贈洛下達三藏
- 五老分明為北里,三峰咫尺是西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題閿鄉(xiāng)李氏茅亭
- 莫問南枝與北枝,幽香先與小春期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暉仲惠梅花數(shù)枝
- 高山帶微雪,北客眼為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對梅
- 縹緲祥煙連北闕,天顏有喜生春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臨江仙·丞相袞衣朝戲彩
- 一枕秋衾南北夢,好好娟娟成雪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酹江月/念奴嬌
- 云龍風虎,塞北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宴春臺
- 長短驛亭南北路,蒙茸醉擁駝裘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臨江仙·長短驛亭南北路
- 遺愛與山同北固,平生作計豈東周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謁京口張守
- 義這屈使坐北面,命騷如役仆與奴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竹隱先生孫應時
- 高高秋月明,北照遼陽城。 -- 出自唐·鮑君徽·關山月
- 來往日相悲,北邙田土窄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途中旅思二首
- 蒙公虜生人,北筑秦氏冤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長城
- 此天每在西北上,紫霄洞客曉煙望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蕭史圖歌
- 楊震幽魂下北邙,關西蹤跡遂荒涼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關西
- 文帝鑾輿勞北征,條侯此地整嚴兵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細柳營
- 拂地如絲籠北闕,映花疑霧靄南榮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喜春雨
- 自可增封齊北里,豈將同穎比繁禧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閏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
- 攬轡豈能清北道,支筇時得問西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和李公達見寄
- 西麾覆妖巢,北指斷兇頸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崔象之過西軒以詩見貺依韻答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