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⑤扇枕北窗下,采芝南澗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舊游①
- 薊門天北畔,銅柱日南端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蘇臺張使君及浪泊戍主
- 釣竿垂北澗,樵唱入南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澗南園即事貽皎上人
- 天文虛北斗,人事罷南宮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
- 青山西北望,堪作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初秋憶金均兩弟
- 征鞍稅北渚,歸帆指南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
- 鴻雁自北來,嗷嗷度煙景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二弟宰邑南海,見群雁南飛,因成詠以寄
- 決晨趨北渚,逗浦已西日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彭蠡湖上
- 晨興步北林,蕭散一開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晨出郡舍林下
- 魚書來北闕,鹢首下南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江南江北望煙波,入夜行人相應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堤上行三首
- 至今東北隅,表以壇上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星文辭北極,旗影度東遼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
- 斷腸天北郡,攜手洛陽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
- 恩華辭北第,瀟灑愛東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獲方外之名,因為詩以報
- 魚龍川北盤谿雨,鳥鼠山西洮水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獨孤漸道別長句,兼呈嚴八侍御
- 負劍出北門,乘桴適東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精衛
- 白狼河北堪愁恨,玄兔城南皆斷腸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裴將軍宅蘆管歌
- 日暮上北樓,殺氣凝不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北庭北樓,呈幕中諸公
- 剖符移北地,授鉞領西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
- 漢王城北雪初霽,韓信臺西日欲斜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赴嘉州過城固縣,尋永安超禪師房
- 昨夜山北時,星星聞此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荊南渭北難相見,莫惜衫襟著酒痕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奉送賈侍御使江外
- 半天城北雨,斜日灞西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王伯倫應制授正字歸
- 孤城天北畔,絕域海西頭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北庭作
- 秋山城北面,古治郡東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郭司馬赴伊吾郡請示李明府(郭子是趙節度
- 西湖南北煙波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并轡登北原,分首昭陵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
- 走官南北未嘗舍,緹襲三四勤緘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
- 乃茲隨北客,枯粟充饑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慧勤歸余杭
- 夜枕聞北鴈,歸心逐南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慧勤歸余杭
- 久為江北客,能作洛生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梅秀才歸宣城
- 應須鴈北向,方值使南還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謝希深學士北使
- 憶初京北門,送我馬暫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別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
- 乖離南北殊,魂夢山陂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汝癭答仲儀
- 歸心隨北鴈,先向洛陽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花山寒食
- 高郵西北多巨湖,累累相貫如連珠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句
- 山南山北江水流,半空金碧隨云浮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宿金山
- 歡聲連北固,壽邑宣東漸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鮮于子駿使君生日
- 江南江北奉周旋,合散如云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滕達道挽詞
- 濮沿于北,祝栗于南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貞符
- 今我始北旋,新詔釋縲囚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界圍巖水簾
- 孤山乃北峙,森爽棲靈神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
- 于是越北沚,過南岡,紆素領,回清陽,動朱唇以徐言,陳交接之大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洛神賦
- 羽檄從北來,厲馬登高堤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白馬篇
- 朝游江北岸,夕宿瀟湘沚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雜詩
- 雄飛竄北朔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詩
- 徘徊步北林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種葛篇
- 慶云從北來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喜雨詩
- 愿作東北風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怨詩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