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太行西北來,少室東南見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關外紀行四十韻
- 洋河川北云常黯,碣石山頭月自明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春懷三首(時世宗幸承天)
- 周回南北六千里,信有人間八駿神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皇帝巡幸承天歌
- 卜宅盡北阜,南見龍陀峰。 -- 出自明·尹伸·山居雜詠
- 逢時趨北闕,避世向東墻。 -- 出自明·于嘉·隩敘
- 兵戈南北競喧爭,兄弟分違似隔生。 -- 出自明·愚庵智及·次韻答夢堂法兄
- 故人冀北傷千里,忽聽關河朔雁聲。 -- 出自明·袁昭旸·寄友客北都
- 經過逢北雁,應有寄來詩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送黎蘭谷游永州
- 何時觴北渚,陪汝弈東沙。 -- 出自明·張邦奇·述懷答東田弟
- 自從南北屨構兵,日夜悵望鄉關情。 -- 出自明·張孟兼·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
- 南冠瞻北斗,吳女解淮歌。 -- 出自明·張宣·感興
- 幕南塞北行路難,酬恩報怨竟誰是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匣劍行
- 回看天北極,香案五云西。 -- 出自明·張治·萬壽節朝天宮習儀二首
- 明月照北林,孤鴻有哀音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讀阮嗣宗詩
- 宮車延北望,越客滯南冠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晚秋直南省(二首)
- 背溪開北戶,別路出西林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易門
- 天南地北年年客,只有蘆花似故人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題一雁圖
- 青天西北傾,豈天為不平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秋懷(二首)
- 谷云通北固,津樹隔維揚。 -- 出自明·周詩·登金山
- 君不見北風雨雪洛陽城,袁安臥內無人入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北風行
- 橋南橋北樹槎牙,隔浦紛紛集晚鴉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江天暮雪
- 江南江北閑臺殿,幾個心聞曉寺鐘。 -- 出自明·紫柏大師·月下偶成
- 徘徊望北斗,明月照千峰。 -- 出自明·宗臣·秋夜顧二丈來集
- 隨我西北來,照我光不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運判朱朝奉入蜀
- 長江在北戶,雪浪舞吾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(有引)
- 系舟淮北雨折軸,系舟淮南風斷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過泗上二首?此二詩為張耒作?
- 支離東北風塵際,漂泊西南天地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古跡五首
- 七星在北戶,河漢聲西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同諸公登慈恩寺塔
- 酌酒援北斗,我亦虱其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,敘太
- 孤山寺北賈亭西,水面初平云腳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錢塘湖春行
- 此身南北老,愁見問征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
- 采樵過北谷,賣藥來西村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山中逢道士云公
- 出自薊北門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艷歌行
- 洞庭西北角,云夢更無邊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八
- 梅花南北路,風雨濕征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南安軍
- 而今西北自反胡,西望千山萬山赤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胡笳曲·一拍
- 行人南北分征路,流水東西接御溝。 -- 出自唐·杜秋娘·金縷衣
- 花開南北一般紅,路過江淮萬里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
- 昆渠涌北郭,華岳垂東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陳侗同年知陜俯
- 欲游山北東西寺,巖谷相連更幾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四歸宗寺
- 執熱臥北窗,淋漓汗流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韓宗弼暴雨
- 想雁空、北落冬深,澹墨晚天云闊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暗香疏影·占春壓一
- 天南地北雙飛客,老翅幾回寒暑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乙丑歲赴試并州,道逢捕雁者云,今
- 朝日照北林。 -- 出自南北·鮑令暉·近代吳歌 春歌
- 黃河直北千余里,冤氣蒼茫成黑云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塞下曲四首
- 山南山北雪晴,千里萬里月明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雜曲歌辭·轉應詞
- 零陵郡北湘水東,浯溪形勝滿湘中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雜曲歌辭·湋乃曲
- 莫言塞北無春到,總有春來何處知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度破訥沙二首
- 溪南溪北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柳梢青·溪南溪北
- 一江南北,消磨多少豪杰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百字令 登石頭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