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江南江北牡丹過,腸斷春歸客未歸。 -- 出自宋·孫蕃·東路赤嶺鋪
- 去年河北曾逢李,今日淮西又見陳。 -- 出自宋·孫冕·書蘇州廳壁
- 東西南北三重圍,圍形漸縮如小池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觀漁行
- 劍南劍北好顏色,吾從心事略相關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陳及之
- 天南海北有離合,此生此意無寒盟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陳及之
- 云南云北森橫縱,仟圣所宅光蔥瓏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樓尚賦趙大資大資重樓柏梁體
- 長安此北去,古人多遺跡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石櫃閣和少陵韻
- 斯文今北斗,舉代一文昌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樓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
- 山南山北水平湖,屏障天開畫不如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次日湖上
- 劍門南北等為客,木偶東西聊聽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還成都
- 咫尺南北斷,毫釐生死分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入棧
- 湘南湘北水悠悠,佳處中間冠十州。 -- 出自宋·譚申·潭州詩二首
- 何時城北寺,重聽木雞啼。 -- 出自明·唐肅·吳中送僧
- 行都望北固,鐵甕高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唐文若·登金山
- 可憐南北家,論說事紛紜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淵明詩微雨洗高林清飚矯
- 此去投北經中原,崑崙萬里傾濁瀾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行路難·行路難
- 窈窕東北峰,到眼佳有馀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
- 云飛來北闕,鶴夢去東冥。 -- 出自宋·王化基·送僧歸護國寺
- 文明尊北極,孝友播南昌。 -- 出自宋·王欽若·詠華林書院
- 高枕謝北窗,披襟笑登臺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次韻范石湖北窗書懷一首
- 山南山北異陰晴,雨腳垂垂日腳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希呂·湖山十詠
- 舍南舍北逢秋雨,十日相望不出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以詩問谹父病五首
- 我生南北本殊津,邂逅相逢若聚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謙仲好古攜酒見過伯氏以詩謝之次韻
- 中虛臥北窗,歲月驚兔脫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曾谹父將赴浮光九日無酒賦二詩次韻
- 其一傍北亭,其一近南籬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枯柏
- 明朝山北山南路,各自逢人話勝游。 -- 出自宋·王昭宇·句
- 僅能移北阜,未暇隱東墻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次韻曾中父登臨川郡書事
- 上以榮北堂,下以光衰遲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吳秀才出示孫尚書詩求鄙作
- 烽煙驚北闕,鼙鼓戰(zhàn)東風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即事
- 我本家北阜,一官老京師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題馬上元所藏趙墨隱畫淵明四詩
- 冶城西北似村家,每共尋春到日斜。 -- 出自宋·吳頤·聞寓舍之側花盛開口占絕句
- 作詩愧北征,聊以志歲月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信手閱清溪詩一首韻即事
- 升堂而北而兮望冕旒之巍巍,惟神明之降鑒兮洞精神其來歆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孔子
- 持歸示北人,難得曾岡念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觀上林垍器
- 兼愛南北,膚暨介鱗。 -- 出自宋·邢凱·上丞相平淮頌
- 近來西北又干戈,獨立斜陽感慨多。 -- 出自宋·熊朝·嘲賈似道
- 近來西北又干戈,獨立斜陽感慨多。 -- 出自宋·熊某·嘲時事
- 自淮以北皆故壤,犬羊爛熳疆域膻。 -- 出自宋·徐恢·游處州石門洞賦長句二十韻
- 江南江北每淹留,懶聽寒蟬噪暮秋。 -- 出自宋·徐恢·會故人二首
- 清名傳北磵,遺像在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挽北磵
- 平時西北望山峰,我忽西行山忽東。 -- 出自宋·許錫·萬山
- 沉香亭北雉尾高,詩成先奪云錦袍。 -- 出自宋·嚴日益·題汪水云詩卷
- 西風轉北又旬余,才見黃花粲短籬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重陽已過半月菊花方開二首
- 城南城北草如茵,綠水青山眼界新。 -- 出自宋·葉儀鳳·邵武
- 舍南舍北草萋萋,原上行人路欲迷。 -- 出自宋·于革·春晚
- 阮分南北任貧富,河度東西果是非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七月七日
- 村南村北麥欲枯,桑麻陰陰滿路隅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田家婦
- 村南村北麥花老,姑惡聲聲啼不了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姑惡
- 龕山西北水溶溶,白鶴橋邊小梵宮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點檢朝陵內人頓遞至西興道中紀事
- 人間今北海,天上謫仙人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參議李器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