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東西南北賴來蘇,天下農夫誰似者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寄題向伯元敦止堂
- 枝南枝北云山異,何日摳衣拜后塵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上李承旨學士
- 和親來北虜,溫清樂東朝。 -- 出自宋·黃謙·高宗皇帝挽詞二首
- 挾書游北闕,發策列東堂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胡帥見和用韻再寄
- 飄零南北一衰門,知是澶淵五世孫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別飾道二十弟
- 飄然西北來,聲華滿京轂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山窺南北浮嵐小,月轉西東灝氣充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立齋靜佳樓和王吉州韻
- 一軍嘗北出,萬騎絕南窺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擬送楊帥
- 山南山北晚霞紅,須臾直下明珠宮。 -- 出自宋·柯氏·西湖樂
- 眼空塞北萬夫特,名在巴西千古香。 -- 出自宋·黎登·張桓侯廟
- 不知海北江南路,更有愁人立晚風。 -- 出自宋·李長吉·晚望
- 道無南北本同流,遠赴叢林非所求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寄曇晦二首
- 東西南北千里間,他山莫敢來爭雄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望靈石
- 零陵郡北云帆落,信美臺前江月明。 -- 出自宋·李當遇·信美臺
- 南舍與北鄰,杖策步可投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泛舟潏水君俞用韓泛南溪韻作詩三首遂和
- 韓山東北有荒廟,豕象冕服吁怪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鯀廟
- 高山南北二千里,谽豁鑿斷龍門開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鯀廟
- 上官南北不自知,風卷孤云離海嶠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人赴雅州任
- 東西南北閱光陰,邊意蕭條老境侵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乞罷未報承延晉秦慶皆惠書
- 白馬津北千里疆,郡縣交錯旗布方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陳承務
- 松欞照北塵埃無,澗水流南氣象長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韓尚書
- 夷門山北是朱門,長有丹心感舊恩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啟三伏之中苦熱尤甚連假之內度日且長忽辱
- 萬里憚北上,三年喜南游。 -- 出自宋·林若存·送退齋先生歸武夷
- 水西云北春無賴,細柳新蒲綠未齊。 -- 出自宋·劉師復·題汪水云詩卷十一首
- 舍南舍北無人到,閉合時焚一炷香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春晴
- 幾人留北闕,獨棹向南臺。 -- 出自宋·劉植·送西外趙知宗
- 那知塞北風視說,不似昭陽殿裹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昭君畫卷五絕
- 陰風吹北戶,斜日上西窗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奉和子華秋懷四首
- 有客東北來,空齋兀書幾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別李宰
- 蜿蜒西北來,土阜馀百里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茅山道中
- 士方從北學,音已變南冠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陳茂卿赴興國教授
- 御兒溪北浣征衣,重拂蒼苔舊釣硯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唐孟方教授三首
- 朅來南北兩高峰,乍見西施真美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甲申春張菊存游洞霄諸公錢詩盈軸越明年余過
- 臨沂以北沂水東,行人揚袂塵沙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臨沂沂水道中塵沙瞇目不可行聞東北有溫泉即
- 虜龍迤北道應昌,八月飛雪六月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應昌路驛傍有古松一斡生十八枝為斧所傷江西
- 喜見南北枝,粲然秀冰壑。 -- 出自宋·呂商隱·梅林分韻得作字
- 傳遍南北村,松間橫屐齒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明招雜詩四首
- 駕言城北園,滯思頓覺失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與同館游張氏園分韻得日字
- 府城西北瓦棺東,尚有遺基在此中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古越城
- 巖瞻橫北面,釣隱近西偏。 -- 出自宋·毛奎·小洞天
- 行行頻北望,戀闕意懸懸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吳興道中
- 沉香亭北鶯亂啼,金殿又成諸佛剎。 -- 出自宋·聶守真·題汪水云詩卷
- 巷南巷北人招飲,一雨一晴花耐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鈇·句
- 無時惟北望,何日逐南來。 -- 出自宋·潘若沖·贈王正己
- 廉嫌塞北多風雪,卻向江南戀稻粱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嘲雁
- 東西南北杳不知,天柱諸峰固難矚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登上封半山而霧大起嘆而有作
- 六龍極北瞻明主,三鳳河東愧腐儒。 -- 出自宋·彭奭·句
- 念彼東北方,是為清涼境。 -- 出自宋·錢蓋·偈
- 欣然歸北窗,載弄南風琴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蜀阜精廬無風自涼方欣然出戶見生雞將雛砌外
- 放開西北三邊地,托起東南一片天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新亭落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