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沈香亭北對蛾眉,眼中已見漁陽亂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李白觀瀑圖
- 黃河西北來,云自昆侖丘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勉學詩(八首)
- 出自薊北門,遙望瀚海隅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出自薊北門行
- 星河天北轉,江漢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金陵
- 邊馬嘶北風,塞垣草亦衰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冬暮
- 化移江北枳,訟決召南棠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安撫生日
- 冽冽天北風,仰視寒云繁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勞劉子儀視作紅花堰
- 野花開北陌,官酒酌東樓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伯渾以詩告別次韻
- 冥冥望北渚,木末有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眉州燕游雜詠十首·搖香亭
- 積潦始北匯,余波各東釃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
- 那知漠北休屠子,前古由余可此蹤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金日磾見馬
- 茅山東北燕山前,翁仲遺墟幾百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大方·唐隱士袁宣墓
- 君空冀北今行矣,我滯周南豈偶然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送鄭舜舉赴闕
- 安身南北皆吾里,勿較使行兼尼止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題鑒止軒
- 一株西北平安火,萬里東南無盡燈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燈夕解嘲和同官二首
- 舍南舍北雪獨存,山外斜陽不到門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錫·野梅
- 祗愁西北望云霓,腥膻久矣為民害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葉仲洽喜雨
- 關山方北顧,煙火又南樓。 -- 出自宋·陳峴·舟次鄂州
- 澗分南北兩源通,繞轉春山翠幾重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合澗
- 北山之北寄柴扉,茅屋參差倚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程宿·旅舍述懷
- 憑高窮北望,何處是中華。 -- 出自宋·程炎子·登高感興
- 關河秋北望,天地日西沈。 -- 出自宋·程洙·秋晚懷友
- 雁雁西北來,亦復東南翔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九日在邇索居無聊取滿城風雨近重陽為韻賦七
- 舍南舍北種田郎,唱得田歌曲曲長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鄰友況六首
- 江南江北路漫漫,七十九翁能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贈陸相師
- 南山高,北山高,行人山下聞叫號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南山下行
- 雁雁西北來,亦復東南翔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七陽字
- 昔嘗笑北人,渾作杏花睹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官舍梅樹
- 田夫占北極,明日雨平鋪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電
- 巇嶇來北固,邂逅識南金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次鄭府判金字韻
- 劍南劍北盡儀型,妙墨題名入畫屏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謁茶使
- 秋風西北來,一夕幾萬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堂堂孔北海,不憂樽酒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詠貧士七首
- 夜涼瞻北斗,晨爽對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風
- 歌詞南北混鄉(xiāng)音,猶憶仙臺萬燭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杭正月十七夜用韻
- 南衡岳,北洞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張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
- 南山之北送我目,鴻飛山陽我山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淵明采菊圖
- 竄身城北門,尚憶雙髻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火
- 累朝南北興亡事,合徵公為太史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已時生紫
- 宅門南北雙桐木,籬徑高低萬菊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葺圃
- 南山之北歸去來,摘菊剪韭手所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離婺源過古薦注口張村三渡遂登五嶺
- 江南江北千鐘酒,身后身前萬首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
- 騏驥待北國,鷹隼翔秋天。 -- 出自宋·方來·碧玉千峰
- 思公聊北望,佇立但搔首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伯時往河東戲與廉夫分韻道相思之意三首
- 一官塞北似飄蓬,邂逅威嚴霽弱翁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杜無逸留別次韻三首
- 中山控北陲,強弩號百萬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送承祖赴定州幕府
- 那知自北來,今亦遍苕水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不浮問疾末章及蝗
- 武康縣北三橋步,夜夜夢中行一回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懷寄周靜得
- 不堪東北望,回首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城上
- 江南江北都看了,更往西湖一百年。 -- 出自宋·胡斗南·題汪水云詩卷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