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北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宏才名北闕,高興屬東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尚書張公挽詞
- 自從朝北闕,始得見西湖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靈芝寺
- 南渡多北客,風(fēng)味中都舊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仲禮守天臺(tái)
- 秦南燕北見君難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句
- 皇華方北返,植纛指西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挽左相京太師四首
- 舍南舍北爭(zhēng)采桑,欲老未老蠶滿筐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蠶婦嘆
- 十行東北來,六月西南征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壽岳陽(yáng)林倅
- 錦城城北,有平湖、仿佛西湖西畔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念奴嬌·錦城城北
- 黃岡之北莼湖東,湖光萬頃磨青銅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癸丑仲冬十日蚤晴從中使過莼湖未幾風(fēng)雪交往
- 山險(xiǎn)號(hào)北固,景勝冠南州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水調(diào)歌頭·山險(xiǎn)號(hào)北固
- 欹梅驚北客,舞柳認(rèn)東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清明偶題
- 歸來窗北有胡床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烏夜啼·靜院槐風(fēng)綠漲
- 平生孔北海,未放酒樽空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勸農(nóng)
- 淮分南北誰為梗,路適東西意自哀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十二月初六日抵儀真廨舍次日即出護(hù)使客天氣
- 頓成南北豈勝任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鷓鴣天·披拂芝蘭便斷金
- 地雖湖北稻為鄉(xiāng),歲比曾微一報(bào)稂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喜晴
- 水南水北尋詩(shī)地,想見風(fēng)流一幅巾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對(duì)梅有作六首
- 雁聞傷北客,梅動(dòng)是南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內(nèi)及兒女二首
- 春至且北歸,秋來復(fù)南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口占三首
- 山南山北富深幽,羽服方袍占上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元衡借廬山記偶成三首
- 東西南北俱為客,且送江頭返照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上巳
- 胡為欺北客,未即見南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詠梅六首
- 只今湖北地非遠(yuǎn),異日江東書恐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進(jìn)之復(fù)有湘潭之役二詩(shī)見惜別意
- 東西南北人,何必懷此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別齊之
- 頓能驚北客,方覺是南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九月二十七日題桂溪鋪
- 廟堂有北客,人物想中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留別折子明丈二首
- 東西南北人,有志特未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意釣
- 莫為南北恨,天地一蘧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昭禮書來告其行日再寄以詩(shī)
- 平生江北江南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柳梢青·矯首遐觀
- 也知漢北餱糧聚,能使江東保障全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陳待制挽詩(shī)
- 舍南巷北水同流,稻菽參差各自謀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陳益謙挽詞
- 雖傷有北毀,難減是南金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常德郎中林公挽詞
- 我乃援北斗,子亦射天狼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調(diào)歌頭·寄語山阿子
- 南山之北北山南,星鳥尚依舊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好事近·天宇綠無云
- 綠水繞北戶,白日掛南榮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春懷十首
- 石橋南北碧桃香,翠葉交柯水面涼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春夏之交風(fēng)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
- 東西南北身已老,安得丹液還元腦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群玉堂即事
- 莽莽出北門,迢迢伍牙山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上李郎中嘉言二首
- 堤南堤北水溶溶,旁倚群山不礙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春到湖莊
- 城分南北平腰束,湖號(hào)東西拍面浮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登復(fù)州城
- 朝朝烏北出,放夜烏南歸。 -- 出自宋·張履信·翠微亭
- 小哀洲北渚云邊,二女明裝共儼然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黃陵題詠二首
- 舍南舍北雪猶存,山外斜陽(yáng)不到門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梅
- 掛帆春北雁,問驛夜驚鷗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寄吳鈐干
- 時(shí)陳南北洗,頗醉東西玉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謝葺芷和韻
- 祖師南北分,鼻孔爭(zhēng)譎怪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贈(zèng)已訥二老軒
- 空自愛、北窗睡美,東鄰醅熟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滿江紅·彼美人兮
- 屹然東北隅,莫此西南坤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題劍門
- 舍南舍北尋遺響,衰草寒煙夕照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題袁追遠(yuǎn)亭
- 東西南北著此身,水陸二千三百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至左綿盡懷呈榮州二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