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花開愁北渚,云去渡南湘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送邵兵曹歸江南
- 我從西北來,登高望蓬丘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楚州鹽壒古墻望海
- 旦登西北樓,樓峻石墉厚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登東陽沈隱侯八詠樓
- 兵氣騰北荒,軍聲振西極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西征軍行遇風(fēng)
- 望遙通北極,上徹見東溟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華岳
- 禎祥應(yīng)北極,調(diào)燮驗(yàn)平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除夜作
- 門禪從北祖,僧格似南朝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贈源寂禪師
- 群臣將北面,白日忽西暮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鄴城懷古
- 湯征隨北怨,舜詠起南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相和歌辭·飲馬長城窟行
- 歲華庭北上,何日度陽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袁暉·正月閨情
- 羽書雄北地,龍漠寢南垓。 -- 出自唐·袁暉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洛陽城北山,古今葬冥客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北原情三首
- 胡塵未北滅,楚兵遽東起。 -- 出自唐·王無競·北使長城
- 天山西北居延海,沙塞重重不見春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讀蘇屬國傳
- 方城次北門,溟海窮南服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郢城懷古
- 當(dāng)為天北斗,曾使海西陲。 -- 出自唐·獨(dú)孤及·送李賓客荊南迎親
- 猛虎嘯北風(fēng),麇麚皆載馳。 -- 出自唐·獨(dú)孤及·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(quán)士繇韓幼深
- 天蓋西北傾,眾星隕如雨。 -- 出自唐·獨(dú)孤及·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
- 芳名動北步,逸韻凌南皮。 -- 出自唐·獨(dú)孤及·送陳兼應(yīng)辟兼寄高適、賈至
- 鳳笙追北里,鶴馭訪南真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
- 曾為塞北閑游客,遼水天山未斷腸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彭門用兵后經(jīng)汴路三首
- 灞川南北真圖畫,更待殘陽一望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雪后過昭應(yīng)
- 穿城初北注,過苑卻東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御溝十六韻
- 地游窮北際,云崖盡西陸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執(zhí)契靜三邊應(yīng)詔
- 無由西北歸,空自東南顧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李公七夕
- 歌鐘盛北里,車馬沸南鄰。 -- 出自唐·韓仲宣·上元夜效小庾體
- 煙云迷北闕,簫管識南鄰。 -- 出自唐·長孫正隱·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
- 樓形寫北潭,堞勢凌青島。 -- 出自唐·張均·和尹懋登南樓
- 叨榮慚北闕,微尚愛東田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奉酬韋嗣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業(yè)
- 目勞西北云,心醉東南嶂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陪張燕公登南樓
- 終日西北望,何處是京縣。 -- 出自唐·尹懋·奉陪張燕公登南樓
- 前星迎北極,少海被南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上幸皇太子新院應(yīng)制
- 舜華徂北渚,宸思結(jié)南陽。 -- 出自唐·吳兢·永泰公主挽歌二首
- 大河?xùn)|北望桃林,雜樹冥冥結(jié)翠陰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贈張敬微
- 是時(shí)西北多海風(fēng),吹上連天光更雄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夜光篇
- 流從鞏北分河口,直到淮南種官柳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我友徂北,于以休息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江有楓一篇十章
- 隱隱臨北極,峨峨象南山。 -- 出自唐·梁德裕·感寓二首
- 云間辭北闕,樹里出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贈衛(wèi)南長官赴任
- 背河見北雁,到洛問東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王諫議充東都留守判官
- 思鄉(xiāng)雁北至,欲別水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
- 路人從北少,海水向南分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韋判官赴閩中
- 迢迢西北望,遠(yuǎn)思不可收。 -- 出自唐·劉太真·顧十二況左遷過韋蘇州,房杭州,韋睦州,三
- 秋蜩鳴北林,暮鳥穿我屋。 -- 出自唐·閻防·百丈谿新理茅茨讀書
- 臣心瞻北闕,家事在南荒。 -- 出自唐·嚴(yán)維·送李秘書往儋州
- 威聲慚北部,仁化樂南薰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秋日洛陽官舍寄上水部家兄
- 諸侯方北面,白日忽西馳。 -- 出自唐·鄭丹·肅宗挽歌
- 殷勤淮北岸,鄉(xiāng)近去家遙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初渡淮北岸
- 每逢南北離別,乍逐東西傾倒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草
- 門前歸北路,微雨柳垂條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潮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