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君歸嶺北初逢雪,我亦江南五見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王定國所藏王晉卿畫著色山二首
- 隨我西北來,照我光不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
- 端如孔北海,只有樽空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貧士七首
- 駕言徂北山,得與幽人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五月十日與呂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
- (李衛(wèi)公北都童子寺竹,寺僧日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西省種竹
- 知我當(dāng)北還,掉尾喜欲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予來儋耳得吠狗曰烏觜甚猛而馴隨予遷合浦過
- 朝陽入北林,竹樹散疏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居
- 三扉迎北吹,一穴向西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南箕與北斗,乃是家人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行觀星
- 長庚與北斗,錯落綴冠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
- 我墻東北隅,張王維老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宥老楮
- 想見南北山,花發(fā)前后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辯才法師復(fù)歸上天竺以詩戲問
- 洞庭在北戶,云水天渺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
- )雨余北固山圍座,春盡西湖水映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林子中王彥祖唱酬
- 告我當(dāng)北渡,新詩侑清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魯元翰少卿知衛(wèi)州
- 船頭行北歸,囊橐有美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?此詩為釋道潛作
- 長江在北戶,雪浪舞吾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
- 披云離北巖,度嶺入中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端硯詩
- 系舟淮北雨折軸,系舟淮南風(fēng)斷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過泗上二首
- 明朝游北渚,急掃黃葉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趙景貺春思且懷吳越山水
- 彭蠡東北源,廬阜西南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
-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,有白馬青蓋來迎者,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,為留五日,賦詩一篇而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岐亭五首(并敘)
- ?熊白來北山,豬紅削劍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元祐九年立春
- 寄語海北人,今日為何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連雨獨飲二首
- 胡不自北,胡不自南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何人斯
- 杜子將北征,蒼茫問家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陰風(fēng)西北來,慘澹隨回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金華山北涪水西,仲冬風(fēng)日始凄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望
- 秦州山北寺,勝跡隗囂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天子從北來,長驅(qū)振凋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樊二十三寺御赴漢中判官
- 甫也南北人,蕪蔓少耘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謁文公上方
- 楚王宮北正黃昏,白帝城西過雨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返照
- 延州秦北戶,關(guān)防猶可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塞蘆子
- 白馬東北來,空鞍貫雙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馬
- 陣圖沙北岸,市暨瀼西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
- 孤城西北起高樓,碧瓦朱甍照城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越王樓歌
- 客從西北來,遺我翠織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
- 我馬向北嘶,山猿飲相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沙渡
- 尉佗雖北拜,太史尚南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王信州崟北歸
- 春城回北斗,郢樹發(fā)南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元日寄韋氏妹
- 東西南北更誰論,白首扁舟病獨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
- 故園當(dāng)北斗,直指照西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月三首
- 解衣開北戶,高枕對南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立秋雨院中有作
- 永嘉多北至,句漏且南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二十三舅錄事之?dāng)z郴州
- 夜臺當(dāng)北斗,泉路著東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(jiān)
- 畏人江北草,旅食瀼西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
- 東西南北百里間,仿佛蹴踏寒山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狩行(時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東川)
- 蕭關(guān)迷北上,滄海欲東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(yuǎn)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長吁翻北寇,一望卷西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府書懷四十韻
- 而今西北自反胡,騏驎蕩盡一匹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(仆射乃其主將劉乃仆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