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群峰南北爭嵯峨,如瀉大壑翻眾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梁山寺
- 東西南北不足辨,左右前后誰能防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·方庵
- 石龜州北群峰起,一去距城無十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天氏北溪
- 中條從北來,亦愿依巍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嘲中條
- 漢江之北涯,軒宇頗高爽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城南江館
- 黃子治北郊,勝絕收其間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黃秀才北郊書堂
- 鶉觚西北地鱗鱗,此處當年起戰塵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淺水原
- 灙城西北有危樓,徒望高鴻寄長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提刑司勛
- 西風吹北山,晚日曬新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新晴望北山
- 須知此北下,地底見豳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過永壽縣
- 眼通西北江山外,聲振東南日月邊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述志詩
- 東南西北效皇極,日月星辰奏凱歌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吟劍詩
- 朝發天北隅,暮聞日南陵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別詩
- 晨風鳴北林,熠耀東南飛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別詩
- 古來南北通雙徑,此去東西啟二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吊大林寺
- 舊聞西北海,巍然峙瑤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東宮生辰四首
- 東鞮及北女,會見朝玉戺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
- 為牛非北海,雞犬是新豐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元之提刑寺丞迂涂相過寵示二詩次韻為謝兼
- 山東河北因戎索,遠民日夜思王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王公明樞使豫章佚老堂
- 欲辨南北戒,須窺越胡門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迎春占北斗,受福拜東皇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三年春帖子詞·貴妃閣
- 沉香亭北夢魂賒,驚見祥云七寶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口占酬俞端叔牡丹
- 挹之以北斗之枘,瀹之以明月之璧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三峽橋
- 仁皇柔北夷,富公效表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丘都承
- 早晚對北闕,葉鐘發鯨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石士志推官赴調
- 山東河北事,欲語淚汍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贈前京華王制屬
- 城南城北佳山水,多少甘棠手自栽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李閬州稟議三首·益昌
- 殘膻污北雪,遺憾掛南斗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趙忠簡孫璧見過有詩用韻
- 飛緌宜北闕,枉駕忽東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用韻答趙主簿
- 惆悵西北風,高帆為誰扇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耿副使歸長沙
- 停杯試北望,還欲淚沾襟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岳陽樓宴王員外貶長沙(一題作南州有贈)
- 東阡與北陌,候問通殷勤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
- 試思南北路,燈暗雨蕭騷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錢塘春月并游
- 瀟灑開北堂,拂榻延良宵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楊叔武北堂夜話
- 低回傾北斗,突兀起東閩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提刑司封以鄰霄臺佳什垂示輒成拙篇以登厚貺
- 大軍從北來,百姓聞驚惶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春風東北起,花葉正低昂。 -- 出自漢·宋子侯·董嬌嬈
- 坐看南北與西東,遠近無非禮義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同蕭山陳長官縣樓登望
- 風煙連北虜,山水似東甌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姚舒下第游蜀
- 南枝復北枝,玉露沾毛衣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閑居擬齊梁四首
- 國之東北角,有國每朝天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人之渤海
- 東西南北路,相遇共興哀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途中逢周樸
- 幽居湖北濱,相訪值殘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晚訪鏡湖方干
- 遠書容北雁,贈別謝南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歸故林別知己
- 銀臺直北金鑾外,暑雨初晴皓月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雨后月中玉堂閑坐
- 參差西北數行雁,寥落東方幾片云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山驛
- 斗魁當北坼,地軸向西偏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敷誠通北闕,遺愛在南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平
- 時美城北徐,家承谷口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近依城北住,幽遠少人知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郭北尋徐主簿別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