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3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堂之北,據層崖積石,綠蔭濃鮮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沁園春·廬阜諸峰
- 寥寥北邙山,而誰噫荒墟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瀨上懷古
- 秦關北望煙云渺,何日重還舊地圖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廣漠亭二首和陳憲益之舊韻
- 是時北塵轉騷屑,綠林之寇紛內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東川節度歌
- 休遣北人輕辨認,杏繁較似乏清姿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紅梅
- 今年北邊羽書急,兩川夫調紛苛征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瀘水清
- 蕭蕭北巖松,悠悠我之思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游涪州北巖
- 誰憐北{左土右宅}騎牛背,又踏東華放馬蹄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寄高建寧尚書二首
- 猗歟北扉,翰墨騰英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呂居仁瞻仰收召二帖贊
- 公從北方,共之天涯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范元長觀梅詩帖贊
- 筍班北闕近,槐影西清樛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山中書懷
- 回思北海酒不空,料應多病過于儂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戲作呈趙通判胡教授張總干
- 彩映北堂霜后檜,輝連東館月中書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紹慶金守
- 送水北山人又水南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沁園春·自笑聲來
- 塵清北冀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摸魚兒·望神京
- 樓臺北渚。 -- 出自宋·劉子寰·齊天樂·雅歌堂下新堤路
- 真一北方氣,玄武產先天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水調歌頭·真一北方氣
- 醉則北窗高臥,醒則南園行樂,莫莫更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歌頭·老子百般足
- 更替北邙荒草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謁金門·休怨老
- 幸聞北境無他警,更喜東皇已問津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無適四時賦雪梅
- 精舍北之北,幽宮南復南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潛齋王樞相
- 北風北風兮歲律告終,豈惟歲律兮嗟世道之益窮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徐制參挽歌
- 北風北風兮丹旐飛飛,申原邁邁兮鐸聲孔悲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邵公容春
- 蕭蕭北窗下,閉門惠煢獨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立齋書懷二首
- 蚤識北平貴,從游五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丁知縣
- 昨日北風今日強,歸船又過斫柴江。 -- 出自宋·江萬里·鍾陵歸舟即事
- 參橫北斗低,共此良夜永。 -- 出自宋·朱渙·明月滿庭樹招馬道士
- 天回北斗又華旦,人立東風正黑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己未元日寄子
- 我方北寨愁供戍,君盍西湖喜結緣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壬子江陵寄聞人松庵
- 更得北負無羽檄,不妨舉酒樂康年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秋霖喜霽適睹廟堂酬唱相去數千里而陰晴同之
- 長淮北,望中原非遠,更展恢規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沁園春·許大江山
- 久聞北寺最清幽,因看花田遂一游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北山證果寺
- 不妨北海常開樽,豈但休源乃施榻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野渡為青溪賦
- 免教北隴慚空帳,消得南山詠有臺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丹巖以青溪至有作
- 方思北陸催行色,又為東南問客程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清明前有遠役呈野渡
- 后同北溪游,青陽稅塵鞍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北溪蒼山謀避寇念青陽蒼山徘徊不忍作古調開
- 只為北枝太寒苦,東君消息故應遲。 -- 出自宋·陳景沂·梅花
- 我聞北周是太荒,一團陰氣余無陽。 -- 出自宋·王淮·張道玄天師畫降龍圖
- 關河北望幾千里,淮海南來第一樓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多景樓
- 只從北固山頭處,直道留為晚景輝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送孫糾彈歸鎮江
- 正南北高峰,山傳笑響,水泛簫聲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八聲甘州·甚匆匆歲月
- 方今北有敵,負壘驚邊陲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日食罪言
- 翼摶北海三千里,身在西雝尺五天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同窗趙章甫上舍入京
- 望渭北、漠漠春天樹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尉遲杯·長亭路
- 南岡北嶺對窗扉,看盡朝嵐與夕暉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春日雜興
- 莫笑北枝開較晚,前頭畢竟有春風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落梅
- 問江北江南,離愁如我,還更有人否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摸魚兒·記年時
- 白楊北郭行人少,青草中原戰馬肥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勉齋侄二首
- 試說北海歸文,西山何事,猶不甘臣武。 -- 出自宋·林式之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南來北使無明眼,細認杏花真譜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摸魚兒·問梅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