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3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正當北雪消殘后,恰直東風料峭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梅花十絕
- 行趨北闕形神健,坐對東風醉夢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書懷
- 待栽北牖一坡竹,追配東門千載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伯遠見寄三首
- 傷心北猗歸何時,園苑荒涼萬年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郭熙秋山示王覺民
- 夢斷北窗涼似水,望中南畝雨飛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因上人三首
- 漚雁北飛知我意,為傳詩句濮陽城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蘭溪舟中寄蘇粹中
- 山擁北窗涼雨后,月生南浦夜潮余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次韻鄭逢辰直閣遷新居
- 春風北卷燕趙,無處不桑麻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虎茵居士梁慎修生朝
- 玻璃北潭面,十丈藕花秋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鎮陽北潭,追和老坡韻
- 天邊北斗又回春,愁絕龍沙任酒醺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閨情二絕
- 恒山北走見云氣,滹水西來聞雁聲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真定懷古
- 君今北闕游,我棲南山廬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古詩一首奉送友仁賢良之京師
- 南官北使須到此,江南西湖天下無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竹枝歌九首
- 春方北度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清平樂 聞雁
- 把江北江南,今愁往恨,盡入斷腸句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賦湘云
- 又越北閩南,秋隨雁影,花老鶯兒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木蘭花慢 題紅犀扇面
- 肅彼北風,渡彼中流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獨漉篇
- 種棗北墻下,棗熟委路衢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棗下何纂纂
- 送君北上黃林隅,路旁爭問誰家姝? -- 出自明·呼文如·黃林野送丘生北上(二首)
- 北風北來江怒涌,土兵攫人人叫呼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土兵行
- 沙下北風吹艦旗,邊軍觀喜家軍悲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解酋行
- 廄馬北驅嘶故主,勁風吹斷枯桑枝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哀哉行二首
- 遙傳北伐詔,光耀紫泥封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庚戌八月二十二日恭聞奉天殿視朝
- 陰陽北去隨南客,雨雪南來自北天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數年來南雪甚于北癸未復爾人戲謂南北之氣互
- 回首北歸鴻,翩翩下寒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發南浦
- 只詠北風涼,詎知南土熱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夜發三泉即事
- 揚麾北林徑,跂石南澗湄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陳倉別隴州司戶李維深
- 無作北門客,咄咄懷百憂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擬古三首
- 何況北邙山,只近市朝路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效陶
- 步登北邙坂,踟躕聊寫望。 -- 出自唐·鄭世翼·登北邙還望京洛
- 有信北來山疊疊,無言南去雨疏疏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韶陽微公
- 南宗北祖皆如此,天上人間更問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禪者
- 請留北斗一星相北極,指麾萬國懸中央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蘇秦北游趙,張祿西入秦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感古四首
- 北風北風,職何嚴毒,摧壯士心,縮金烏足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相和歌辭·苦寒行
- 登臺北望煙雨深,回身泣向寥天月。 -- 出自唐·姚氏月華·相和歌辭·怨詩二首
- 莫非北邙后,重向洛城生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北原情三首
- 遙想北原新壟上,日寒光淺水松稀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桂江逢王使君旅櫬歸
- 說示北人應不愛,錦遮泥健馬追風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江行
- 疊翠北來千嶂盡,漫流東去一江平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登漢州城樓
- 猶有北山歸意在,少驚佳樹近房櫳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憶猿
- 南橘北為枳,古來豈虛言。 -- 出自唐·張彪·敕移橘栽
- 聞道北窗開繪境,偶來歸思滿滄洲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
- 還悟北轅失,方求南澗田。 -- 出自唐·韋嗣立·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示弟淑
- 誠愿北極拱堯日,微臣抃舞詠康哉。 -- 出自唐·岑羲·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豫奉北辰齊七政,長歌東武抃千春。 -- 出自唐·許景先·奉和御制春臺望
- 云飛北闕輕陰散,雨歇南山積翠來。 -- 出自唐·李憕·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
- 蓬萊北上旌門暗,花萼南歸馬跡深。 -- 出自唐·徐安貞·奉和喜雪應制
- 懷詠北山檄,招邀翠作堆。 -- 出自唐·張偁·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二首
- 山趾北來固,潮頭西去長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北固晚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