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2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人北去,直教孤負,清明時節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滿江紅·雙鬢星星
- 東北朋生調玉兔,兩情和氣吐虹霓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玩溪沙 飲刀圭
- 南北東西皆斥鹵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南北休分上下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減字木蘭花·七年風害
- 南北與東西,選甚高和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 前后各帶喝馬一聲
- 向北方也,玉花結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川撥棹·一更里
- 南北與東西,選甚高和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鶴洞中仙
- 望北斗杓星,西南正指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王更令
- 自北自南無*礙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南鄉子·七返降真陰
- 薊北分攜已六年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送王子勉都運關中
- 南北兩云門,竹圃稻畦如畫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好事近 過南云門
- 才北渚離筵,南亭奔迓,終歲倥*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壽崔子文
- 江北江南行欲遍,幾見月明三五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金縷曲 中秋不寐,枕上作以自遣
- 南北烏臺,當時年少,雙鬢而今半欲斑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沁園春 不肖掾內臺,時西溪王公為侍御史,
- 憶北苑尋芳,南園載酒,節近清明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木蘭花慢 元夕后小雨
- 海北天南千萬里,繡衣霄漢乘驄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臨江仙 餞拜都御史
- 南北本同枝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菩薩蠻 次韻郭安道探梅
- 東北注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摸魚兒 次韻謝張古愚(原作謝張思古據景元
- 江北江南行處好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天仙子 壽白云平章 以上江刻本雪樓樂府五十
- 向北海波心,生擒白虎,南山火里,捉住青龍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贈安間子周高士
- 南北即從今日別,銷魂不在渡江時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送鄧汝高之京
- 江北山東已戰場,江南憂旱復憂蝗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林異卿客歸志感
- 西北天垂遠,滄江聞雁來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九日
- 東北風吹大庾嶺,西南日映小寒天。 -- 出自宋·錢昭度·句
- 西北高樓在,東南王氣銷。 -- 出自宋·錢昭度·句
- 山北山南春雨足,漠漠柔桑秀如沃。 -- 出自宋·劉鎮·書王十月述懷詩后
- 南北汛頭重夾寨,東西河口對浮槎。 -- 出自明·孫承宗·春懷六首
- 南北更無三座寺,東西只有一條街。 -- 出自宋·孫山·鄭州
- 指北黃龍飲,從西天馬來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香港感懷十首
- 宅北曾分羲仲命,綏南遠賜趙佗書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
- 渭北居來似塞垣,三逢堯歷度寒暄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渭北即事書呈太素
- 西北朝廷無使節,東南城郭有烽煙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寓所二首(丁酉二月)
- 塞北荊南心萬里,佩刀長揖向都亭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送士選侍御
- 塞北逢春不似春,清明過勒雪霏紛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嘲王子夫婦怕冷
- 東北北東得得歸,歸程何處未依依? -- 出自·聶紺弩·歸途
- 南北東西語別頻,白頭何計作此隣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黃石還漁溪寄劉九四首
- 郡北岐棘山,上有三湫池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赴郡之初尋屬愆亢有議舉舊典取湫水徵巫覡以
- 西北云波逗異津,兩陂相合到城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重展西湖二首
- 西北樓邊路欲分,神皋不見見浮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永陽登樓懷闕下知已
- 楚北蒼茫軒后野,國南膏沃許人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自洛移許初至郡齋作
- 西北遮胡晉部疆,更煩儒將下文昌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淳之太尉相公寄示赴鎮小編三復成誦研味之馀
- 窗北那成隱,家東益自嗤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老屋
- 江北十四州,取之如卷席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
- 南北東西幾萬峰,郡城如在畫屏中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全州
- 嶺北土寒無荔子,人言形味似楊梅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食楊梅
- 峰北看去忘世務,澗南聽水得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山中回憶東山老
- 漠北將軍貪蹋踘,豈知兵法在吳宮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詠拋毬
- 山北山南草漸青,去年雙鬢只星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春晴步出東城
- 燕北靜胡塵,河南濯我兵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雨晴渡關二首
- 南北奔波歲月催,足間渾未洗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別高子勉兄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