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六賊如彗在西方,咸漢帶彗居正北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彗星
- 忘形感憤泣東南,氣生果銳吞西北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漢中行
- 直欲生擒彼不庭,天山之北北復(fù)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綦大將軍
- 君不見趙家主父尤雄強,吞滅代北如驅(qū)羊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莫恃勢行
- 雪山西來接海白,天之所以限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江行萬里圖
- 一身去住兩茫然,欲向南歸卻望北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兵餽行
- 道人東立海上山,錫飛西落大江北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玉泉寺
- 指東為西,將無作有,驚起法身藏北斗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舊破苔錢畫斷云,放出寒格南枝北枝,一花兩花三四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多年枉作風塵客,不問東西與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歷劫坦然無異色,東西何立誰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心印
- 不是青黃黑白紅,上下東西及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一色
- 撒手到家人不識,明朝更不分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達本
- 本是瀟湘一釣客,自東自西自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圓·漁父詞
- 直饒東澗水流西澗水,南山燒炭北山紅。 -- 出自宋·釋智策·偈
- 當時臨際辭黃蘗,或指河南或河北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歌寄留英禪德
- 不為時新刺繡紋,鵠袍鶴發(fā)自相北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挽愛山李德夫
- 今朝翁酒竟茫然,梅花萬里人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梅下洗盞酌臺紅感舊
- 或說與更戍起南氓,或議關(guān)防驅(qū)北客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出入二嶺行
- 獲遺鏃於樵夫兮,償以樵風之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竹箭
- 華清宮里人如玉,解喚胡雛起東北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詠史
- 望眼空遙沉翠翼,銀河易闊天南北。 -- 出自·王山·答盈盈
- 固知長江當城壁,立此天塹限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牛渚山觀大江
- 道山蓬萊陳幾席,自當席草宮門北。 -- 出自宋·葉寘·壽陳監(jiān)丞
- 偶然揮斥仍六極,無相光中豈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別眉山源上人
- 蕭溪之水,分自沙湖來,東流入海,北匯于溪,盤旋繞屋如爭馳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贈蕭溪耕者
- 東南船{左舟右覽}風方順,西北樓臺日向陰。 -- 出自宋·章仙巖·六和塔
- 昨日登車天地墨,怪雨盲風起東北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雨木冰
- 說與南人未必聽,神州只在闌干北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淮客
- 慨元光兮瓠子決,彼鄃封兮河之北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馬太守廟
- 庭前再拜為爾說,我家舊住長淮北。 -- 出自明·郭奎·烏夜啼·石頭城上烏
- 翟相行邊細柳中,顧公鎖鑰青門北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居庸城邊草初白,戎兵夜遁龍沙北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費將軍凱還歌
- 鳳凰一去來何時,落日荒臺夢江北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題邊長文所畫山水圖歌為常伯敬賦
- 汴水東流白日飛,老親在南兒在北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烏啼曲(并序)
- 當年肉味厭侯王,今日霜根遍西北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畫葡萄引
- 斷蓬一旦挽我伴遐征,翕忽迸落北斗城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披圖喜甚復(fù)戲賦此
- 湖中游人洛陽客,戀卻江南忘河北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武林登晴暉樓簡臬司諸公
- 清池隱映高臺側(cè),月明正照交河北。 -- 出自明·王誼·秋夜思
- 公子王孫天上客,玉鞭指點分南北。 -- 出自明·徐庸·君馬黃
- 彩樓岧嵽鰲山側(cè),復(fù)道交衢對南北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元夕篇
- 皇家財賦盛東南,漢代咽喉重西北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長歌行寄呂中甫山人
- 燕然可登石可勒,平生志在伊吾北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贈譚青原侍御
- 夫人義之,葬于龍泉縣大沙渡東北三里,號曰白馬墓。 -- 出自明·章溢·為胡仲深詠桃花馬
- 采芝劚苓可長年,應(yīng)在天南憶天北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太液池送黃淮辭政
- 仿佛湘靈汗漫游,虹橋直跨天南北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洞庭秋月
- 恥逐童年走帝鄉(xiāng),懶隨南雁飛燕北。 -- 出自明·左國璣·別南塘子
- 蒼皇已就長途往,欲往城南忘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二拍
- 試問鄉(xiāng)關(guān)何處是,水云浩蕩迷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滿江紅·慘結(jié)秋陰
- 淚痕滿面對殘陽,終日依依向南北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胡笳十八拍·第十三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