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曾從彭蠡望山外,識得山南昧山北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寄題高汝一少卿識山堂
- 揖鰲峰、連雁嶠,轇轕圓融,總里許、北郭門圍全屬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洞仙歌·虞弦揮按
- 攻城陷陣收殊績,捷書夜到甘泉北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秦侯不調累年識者嘆息茲以規恢秘略親簡上知
- 家在金河堤畔,身寄白蘋洲末,南北兩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水調歌頭·有美如花客
- 千古興亡意,凄涼揚□舟,望迷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曲江秋
- 目斷碧云無信息,試憑青翼飛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滿江紅·渺渺春江
- 好把袖間經濟手,如今去補天西北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滿江紅·壽酒如澠
- 一麾淮海重拜敕,老人在南子在北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訪吳安撫命賦詩竹洲中有靜香亭堤靜觀齋舞雩
- 不見賣花翁,不知阿誰擔南躔又北躔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日月蓮花歌
- 但愿吾身益強健,莫使骨肉嘆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安康中秋書懷
- 歸夢不知家近遠,飛帆正掛天西北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滿江紅·芽鼓聲中
- 更妓娛安石,東山名勝,樽盈文舉,北海風流。 -- 出自宋·程正同·沁園春·富敵陶猗
- 引杯撫劍憑高處,黯消魂、目斷天北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桂枝香·水天一色
- 前村不管深雪閉,猶自繞、枝南枝北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疏影·佳人步玉
- 殘更蝶夢知何處,□只在、昭亭山北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疏影·寒梢砌玉
- 從來不上春工譜,夢不到、沈香亭北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疏影·嗤瓊笑玉
- 千蹊萬徑行蹤滅,渺不認、溪南溪北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疏影·千門委玉
- 明言歲事未足言,深憂南氣日馳北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早梅有感
- 衣冠正統幸陰佑,依然天塹限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記十五日夜星犯月
- 地靈設險莫此如,此天所以限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過瓜洲
- 暮屏翠冷,秋樹赭疏,雙峰對起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矩·應天長·暮屏翠冷
- 但民失母士失師,欲取讒人投有北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鄭編修罷任
- 東風不解吹愁醒,但芳草、溪城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疏影·千峰翠玉
- 倚修筠、袖籠淺寒,望人在水西云北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瑣窗寒·小袖啼紅
- 武林春早,乘興試問,孤山枝南枝北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雪獅兒·武林春早
- 牧童家住溪西曲,侵早騎牛牧溪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驟雨
- 何如鉗口歸山林,莫況燕南并越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百舌
- 還為萬靈威圣力,移月在南日在北。 -- 出自唐·許碏·題南岳招仙觀壁上(題此詩后數日上升)
- 老眼都迷秋遠近,壯游已遍天南北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滿江紅·徒倚危闌
- 東南風動旗黃色,蒲梢天馬長依北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七月聞河南平章兇問
- 誰種得、白云黃芽,交梨火棗,不怕北風吹裂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智不如愚
- 世事浮云,人生大夢,歧路漫悲南北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芳草纖纖
- 蹇驢破帽,知是幾度尋春,山南山北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獅兒詞 賦梅和仇山村韻
- 貔虎夜攢分遠近,魚龍入海無南北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滿江紅 登汪師展江樓次張周卿韻
- 兵府舊分城上下,人家新住城南北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滿江紅 登汪師展江樓
- 銅柱無端隔斷,兩戒平分,天南地北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
- 看天香袖里,散作東風,吹不斷、海北天南都到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洞仙歌 送張宗師捧香
- 銀漢無聲,玉虹橫野,斗柄正垂天北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皓月清霜
- 三年不鳴忽一鳴,驚動東西與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百舌
- 故人故人休相憶,君去江南我江北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升之四首
- 眼看客子過淮南,春逐檣竿起江北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李知縣赴蘄州廣濟
- 風之來不知其幾里兮,但見南海北海聲逢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高風臺歌
- 一官全似飛鴻翼,不在天南即天北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李邕州
- 剝喙誰歟破幽寂,道人定起北山北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與北山長老
- 詔子天飛紫泥濕,一點郎星歸拱北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送絜齋倉使袁都官歸班
- 世間尤物能移人,莫看江南望江北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董源山水圖為北客賦
- 風物{左目右賓}西子,笙歌醉北人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西湖·繁華已如夢
- 莫更重彈《白翎雀》,如今座上北人稀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聽老者理琵琶
- 愿君鞭影去遲遲,莫學楊化各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君馬黃
- 長川無風縐秋碧,鴨嘴平灘引南北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錢舜舉漁樂圖(成化甲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