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千山送客東西路,一樹照人南北枝。 -- 出自宋·王曙·句
- 勿矜突騎飲長河,肅慎燕陲吾北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秀實寄詩
- 也知方丈安禪處,解笑東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題靈巖
- 諸豪俱是知心友,誰遣尊罍向北開。 -- 出自宋·顏幾·獄中寄酒友
- 不辭二里還三里,且看南枝又北枝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探梅
- 從來個片閒田地,難定西南與北東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作
- 此機不屬上下中,此機非西南北東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奉檄往哭象山復會葬及歸自金溪留宿本縣仙樂
- 明朝又掛孤帆去,江海茫茫正北風。 -- 出自宋·葉福孫·題汪水云詩卷
- 之子詞場無敵手,騎麟翳鳳集北斗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答諸友
- 尊卑兩盡君臣義,朝夕爭趨南北衙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分蜂
- 潮生潮落東西浙,云去云來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送友人之武林
- 百年離合悲歡事,一笑東西南北程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江山送客次韻
- 三年烏石山邊路,每恨南留未北歸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登蒜嶺
- 琴音不忍移南操,詩卷猶能續北征。 -- 出自宋·曾順孫·題汪水云詩卷
- 風號谷應樹聲喧,陰雨瀟瀟南北村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晚思
- 安南莫道是天涯,歲歲人從薊北回。 -- 出自宋·曾淵子·客安南見進奉使回口占
- 可憐白首成何事,猶得紅旌向北回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至和中得倅新定今領福唐再經此郡感舊書懷因
- 風檣陣馬不可羈,我亦回首薊北馳。 -- 出自宋·張弘道·題汪水云詩卷
- 坐看庾嶺當南斷,又送橫江轉北流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寄故人施彥執
- 自言身健無徭役,猶勝平生江北時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丹陽道中流寓人
- 句踐臨齊晉,劉裕入長安,項王北渡黃河西破關,北方或可取,吾不為君阻。 -- 出自宋·章公權·長江問對篇
- 陰兵擐甲揚靈旗,紹興勤王寬北顧。 -- 出自宋·章劼·詠馬當山寧江廟
- 紙衾如水夢難成,抱膝燈前讀北征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懷梅水村十絕用張小山韻
- 他年一舸鴟夷去,莫羨搏風起北溟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再用前韻集句
- 豈知隱幾如南郭,也愧移文向北山。 -- 出自宋·趙璩·送張達道還山
- 此心樂與邦人共,要使渾如郡北春。 -- 出自宋·趙善宣·題十詠堂
- 西風曳曳片云閒,一夜寒泉臥北山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北山巖
- 兩澆水足東西堰,一抹云收南北田。 -- 出自宋·鄭鄖·游洋州崇法院
- 櫂歌縹緲城西路,煙樹參差埭北村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晚出至湖桑埭
- 近來見說人心別,不看南枝看北枝。 -- 出自宋·祝從龍·題汪水云詩卷
- 運籌暫逐征西將,持橐看歸拱北辰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田四秘丞通判鎮戎軍
- 悲歌撫罷龍泉劍,獨立蒼溟望北辰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自詠十律
- 望鄉薄暮憑西日,去國中宵禮北辰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兀兀
- 雨多二月連正月,草沒南園與北園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絕句(四首)
- 輕舟不畏邪溪水,向曉南風暮北風。 -- 出自明·安磐·題畫
- 旋移細竹過南澗,約看寒梅到北郊。 -- 出自明·陳勛·山居和韻八首
- 客中兩度逢南至,酒后終宵向北辰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冬至月下即事
- 去年寒食杏花新,扶杖猶同過北鄰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清明拜張二丈墓(同子柔作)
- 怪來河朔春光晚,吹過花時尚北風。 -- 出自明·儲巏·北風
- 故人多半在燕京,病里逢君話北征。 -- 出自明·冬谿澤公·送玄岳入京
- 阿奴不預人間事,歲歲承顏在北堂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長至日內集分陽字
- 人心恰似此中水,一道南流一北流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滇中詞三首
- 漢皋微雨點人衣,江路南沖雁北歸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漢江春日
- 千年寶歷自南開,八葉神孫暫北來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武皇南巡舊京歌(十一首)
- 凍指握筆如拳虬,猶有雪詩來北樓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進之天錫舜弼有和章再用韻
- 只有南枝號合歡,謾說忘憂樹北背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紫陌行
- 秩郊禋壇畤準圓方,神祇奠南北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銀蒦入夜照瑤瑟,坐擁青綾聞北風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北風篇贈文衡山待詔
- 鉤陳蒼闕山南拱,太液紅橋海北流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燕城懷古
- 千旗萬隊繞西城,地轉天回連北里。 -- 出自明·劉繪·元夕同雜賓里中觀放煙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