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龍鸞僅比閩團釅,鹽酪應嫌北俗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前韻
- 于是數與其僚燕于湖上,曰:“北方幸安,余將復老于此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〈并敘〉
- 聞有高居直百金,西山南麓北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傅欽之學士濟源草堂
- 和詩應覺添新懶,過兢空雁北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元日
- 小邦近似西山隱,元氣終當北斗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
- 清漪銜苑,御水分流,阿階西北青紅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聲聲慢·清漪銜苑
- 三十六磯重到,清夢冷云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惜紅衣·鷺老秋絲
- 春事未容桃李覺,梅花開到北邊枝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新歲
- 秋風吹老東籬菊,春信攙開北嶺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杜仲高相遇約李尉
- 除卻讀書無所好,有時閑作北巖游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趙升卿有官不肯為里居有賢聲訪之于深巷中
- 此地曾棲雙鳳凰,登高懷古北風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韓張亭
- 云消巫峽蜀波來,天近崆峒北斗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 其四
- 黃桑葉落雁聲號,野鼠蹲沙北馬驕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新店道中 其一
- 身世閑商酒半醺,美人胸有北山文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70
- 信人間、自古銷魂處,指紅塵北道,碧波南浦,黃葉西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國門東/好女兒
- 橫笛臥吹南浦月,杖藜笑度北山云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答王拙見寄:王字閑叟
- 豈不勝俛首塵埃百僚底,南北推遷隨尺紙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武庠歸隱終南
- 會待晴天暖風日,杖藜同赴北山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艤舟秦淮雪中訪侍其瑀
- 為問溪頭潮淺深,片帆長掛北歸心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檥舟當到港作
- 早恨揚舲南浦別,俄驚掃地北山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贈僧彥
- 隱幾敢希南郭久,移文方誚北山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一
- 我與往來無力薦,褒傳唯有北窗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李供奉
- 笑語從容酒慢巡,笙歌隨賞北池春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北池小會
- 欲霜日射西山赤,漸冷天騰北極高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初冬道中
- 今歲節唯南至在,舊交墳向北邙新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旅中重陽
- 青絲結尾連錢驄,相從射獵北邙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洛陽少年行
- 百年來、神州萬里,望浮云、西北淚沾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八聲甘州 同張古人觀許由冢,古人名潛,字
- 品令貫三臺,□雄望、江南江北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驀山溪 夏景集曲名
- 木蘭芙蓉滿芳洲,白云飛來北渚游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湘夫人詠
- 波浪不知深幾許,南湖今與北湖平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暴雨
- 楚地不知秦地亂,南人空怪北人多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湘中作
- 結多少悲秋儔侶,特地年年,北風吹度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長亭怨慢·雁
- 郎船但逐東流水,西麗橋來北麗橋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二
- 江市魚同海市鮮,南湖菱勝北湖偏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一
- 橋下輕舟來往疾,南經娛老北蹲賓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三
- 素喜半鉤西面月,生憎一箭北頭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次韻永興王宰游鐘成觀二首
- 逸士幽居松竹林,小堂偃枕北山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怡齋
- 歲晏波濤東逝急,天寒鴻雁北來稀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遣悶
- 棄馬獨知懷故櫪,天涯涕淚北辰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夜坐有懷呈石末公
- 惆悵江南舊花月,女兒盡作北歌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江南曲(五首)
- 白沙洲暖春風起,南船掛帆北船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
- 江寒逝水東流急,天遠冥鴻北去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漫興見寄(二首)
- 看盡宣和風景好,又看宮娥北渡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登上方寺鐵塔
- 叢鬢愁眉時勢新,初笄絕代北方人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雜興五首
- 百年同謝西山日,千秋萬古北邙塵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公子行
- 黃花滿把應相憶,落日登樓北望還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馬明府赴江陵
- 旌旗不整奈君何,南去人稀北去多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馬嵬坡
- 預傳鯤擬南溟去,親送魁從北斗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菊釂萸殘玉未頹
- 向南山采的,蟾酥烏血,和合北海,七寶靈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絕品龍團
- 莫計暄寒與風雪,古來黃土北邙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韻三和戲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