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閑來點檢平生事,天南地北,幾多塵土,何限風波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促拍丑奴兒 鄉鄰會飲,有請予增損舊曲者,
- 山色東南連紫府,水聲西北屬洪都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袁州作
- 仙吏不知何處隱,山南山北雨蒙蒙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垣縣山中尋李書記山居不遇,留題河次店
- 處處兵戈路不通,卻從山北去江東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壺關道中作
- 三姑廟南豆葉黃,馬王塘北稻花香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三十六
- 芳草城隅綠映衫,鳳池坊北好抽帆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四
- 妾家城南望虎墩,郎家城北白牛村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二
- 客來坐此亦忘歸,溪南溪北千竿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景德觀枕流
- 山后山前鳩喚婦,舍南舍北竹生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日飲酒
- 東風吹轉楊柳腰,村南村北杜鵑啼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周唐輔仙居莊作
- 惟有金沙堆下水,東西南北任風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洞庭廟
- 今年東作,滿目西疇,盡成北渚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夜宿翁村時方刈稻苦雨不絕詞紀田家語
- 針自指南天窅窅,星猶拱北夜漫漫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徐山人
- 鞭弭周旋,旌旗麾動,坐卻北軍風靡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喜遷鶯·長江千里
- 涇水橋南柳欲黃,杜陵城北花應滿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
- 真法常傳心不住,東西南北隨緣路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
- 思今古,從前勇猛,盡葬在北邙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搭手尋思
- 桃葉桃根隨處有,江南江北見來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一劍橫空星斗寒,甫隨平北復征蠻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題武夷
- 中{左氵右霝}水若飴,北焙花如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金山芷芝二僧攜茗見訪
- 履道坊中白家宅,五橋莊北晉公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知堂
- 不向阮家林下集,還思渭北水邊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新栽行
- 臘盡春來又相遠,江南江北望歸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懷
- 水方軒眉大靈智,見我西北天門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壽州司理張元輿
- 若有精靈念遷客,暫來河北作行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別仙娥峰
- 清長盈虛存大易,東南西北有先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閿鄉縣留題陶氏林亭
- 又聞漢發五道兵,祁連澤北夸橫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戰城南
- 吳歈越吟初不省,恐自塞北傳胡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跋遮曲
- 憑高望中不見,路悠悠、南北東西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勝勝慢/聲聲慢
- 吁嗟地氣如車輪,自南而北知幾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綠萼梅歌
- 牧馬入南飛浙水,狩車遵北感陳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三次書懷
- 歲月逡巡笑故吾,人生南北隔江湖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寄書
- 君不見古來燒水銀,變作北邙山上塵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三首
- 君不見古人燒水銀,變作北邙山上塵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行路難三首
- 素蚌虧盈長伴月,戲思南北各依蓮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秋夕池上
- 溪水春來清蕩沙,溪南溪北是人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漫成七首
- 秋思鄉愁兩苦辛,每臨西北望秋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秋三絕
- 大艑舸艤何處客,檣竿西北是神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日懷淮陽六首
- 漳水橋頭值鳴雁,朝歌縣北少行人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方平
- 明日分襟又何處,江南江北路悠悠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竹林寺別友人
- 唯有一篇楊柳曲,江南江北為君愁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讀庾信集
- 去歲荊南梅似雪,今年薊北雪如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幽州新歲作
- 安得入同羈旅意,悠悠南北不相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雁
- 廢苑繁華未可尋,孤城西北路嶔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平山堂寄歐陽公
- 日暮微風過荷葉,陂南陂北聽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為陳介然題持約畫
- 惟有夜猿啼海樹,思鄉望北意難堪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王侍御佐婺州(作郎士元:蓋少府新除江南
- 瘦藤百級躋上方,浮玉南北法中央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隆興甲申歲閏月游焦山
- 會有吹噓天上去,沈香亭北要新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
- 險阻艱難客路賒,東西南北問生涯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初至上饒寄子云
- 看取大江東去,把酒凄然北望,說著淚潺湲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歌頭·山水無宿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