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而今風(fēng)和日暖,江南江北去何之,佇看深耕淺種拕犁杷正當(dāng)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而來與一杓咸鹽酸醋,北來與一杓苦菜淡虀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最愁南北犬驚吠,兼恐北風(fēng)鴻退飛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小雪
- 詞亡千古留遺調(diào),南楫北帆昏復(fù)曉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吳歌
- 莫謂南枝能放花,傍分北秀亦堪夸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花光十梅·一枝橫出
- 眾手既集亦復(fù)同心,南北東西無往不利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水到南徐圍鐵甕,山從北固抱金陵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紀(jì)感
- 瘦脊棱棱跨弊鞍,無騎北將服南官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次徐相公韻十首·老馬
- 十年南渡客頭白,萬里北征戎瞻寒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次徐相公韻十首·岳飛
- 春風(fēng)陌上野花香,目送北歸鴻雁行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天姥道中
- 二乘精進(jìn)勿道心,南宗北祖亂紛紜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撥動乾坤步轉(zhuǎn)移,南觀北斗有誰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元易·頌
- 借問分身幾許,相隨南北西東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海山秋夜對孤月,應(yīng)記北高峰頂云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寄節(jié)維那
- 噫,悠悠忽爾春風(fēng)吹,南北東西唯我知,誰知菡萏峰前布影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僧歸靈隱
- 行腳走諸方,江南遍江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江令人請贊
- 寫有會兮蕩有溝,余波北注引漕舟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粹老使君前被召約往它山謁善政侯祠既不果以
- 耿耿不可忍,相思在東北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古思二首
- 義血不染虞場草,寧甘北首陰山老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李陵臺
- 戰(zhàn)馬東來橫殺氣,扁舟北去解憂端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出越城舟行乙夜紆道以避過兵
- 同為西川增氣象,何妨北海試尊罍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制司請都大會食
- 石根敲斷鐵如意,萬里北魂招不來。 -- 出自明·唐肅·題張孟兼所注謝翱西臺慟哭記后
- 馬目在屋南,龍峰在屋北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玩松竹
- 進(jìn)涉漢州西,彌矣鎮(zhèn)之北。 -- 出自宋·王剛中·彌牟鎮(zhèn)孔明八陣圖
- 扶日起東南,擎天補(bǔ)西北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李兄謁揚(yáng)州帥
- 聞道義旗離漕口,已驅(qū)北騎走池陽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士·送文安撫出師
- 腳底江南第一州,臺城北上小淹留。 -- 出自宋·翁泳·己未秋登城北樓
- 又何必東望瀛,南望嶷,北有天后之峻嶺,西有云表之峨嵋。 -- 出自宋·毋丘恪·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金兵南來郡國破,二圣北狩天步艱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故人來自舂陵出示初寮翰墨感時(shí)懷舊輒為長句
- 愿移此靈根,支拄天西北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題江郎石
- 前溪后溪水泓泓,南山北山鳥嚶嚶。 -- 出自宋·熊瑞·同劉子實(shí)游蕓村
- 力不能裨斗野龍,僅于北鄙有邊功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杜茂
- 執(zhí)法嚴(yán)明凜不阿,西征北討戰(zhàn)功多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祭遵
- 故國傷心墮劫灰,流離北土卻憐才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庾信
- 不結(jié)東華塵土夢,何干北海馬扣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借虛谷太博狂吟十詩韻書懷并呈太博
- 昨夜東風(fēng)破寒臘,南枝北枝盡披拂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(dá)·梅花曲
- 水流盤澗自深淺,月照北山無古今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過北山何先生故宅
- 我老貧無居,借宅橫水北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分題得莫氏荷池
- 公乎斯文宗,學(xué)者仰泰北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鄭惠叔閣學(xué)守建寧三首
- 何日五丁開故道,關(guān)河北望可沾襟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無人煙云是四川赴汴都大
- 西嶺東岡煙漠漠,南溪北澗水潺潺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疏山三首
- 風(fēng)風(fēng)雨雨不相識,起迎北斗生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曾三聘·玉梁觀
- 英雄千載欲何為,盡作北邙山下土。 -- 出自明·張紳·高陵篇(并序)
- 松梢涼露警孤鶴,潭面北風(fēng)蟠老蛟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鉘·松下
- 顏公讀書窟室中,疊彩北山如列布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桂山諸巖歌
- 春雨一犁足郊原,南村北村齊種田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種田行
- 曉日曈昽赤羽旗,燕王北面親前席。 -- 出自元·郝經(jīng)·賢臺行
- 中宵秣馬不遑暇,君又北鄉(xiāng)予南征。 -- 出自元·范梈·奉酬段御史登岳陽樓之作,時(shí)分理盜賊至海康
- 孤城大小二百戰(zhàn),食盡北拜天無光。 -- 出自元·周霆震·古金城謠
- 楚水南回多賈舶,虞山北去少人煙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送李用和之常熟知州(至正二十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