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南方只道足文史,今見北方行秘書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賈鹿泉屢約一出小詩代行十首
- 三光晦昧五岳墜,二圣北狩無還期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檄中原
- 通衢亙其南,危樓冠其北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粹廳十詠·天開圖畫
- 方知傲世不在隱,高枕北窗聞打衙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邑中滯雨示陳貴白
- 何人吾伊驚夜半,大雪北窗歌國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歲晚次韻答李在明
- 不辭西日射牛背,尚勝北風吹馬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陳叔高
- 蜚鴻時以南,蜚鴻時以北。 -- 出自宋·戴良齊·寄立齋二首
- 況聞南山韓退之,不及北征杜子美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遡蛺詩
- 撫定南方無后顧,感通北面自前孚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上制置侍郎
- 有懷西山古鳳鳥,更看北壑今鯤魚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廖良譽棹小舟載酒追別至故縣而還
- 至人之子飫芳味,欲揭北斗高莫攀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黃運使
- 君子為道謀,惟憂孔孟北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悼亡秘書
- 百八仙林鐘,鼉龍吼其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北風稍向南,南風稍向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觀岸樹
- 左郁右鄰窺奧藏,南浯北嶧問奇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寄川無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記二首
- 玉堂眾雋修國史,搜書北方遣名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滕玉霄張元樸管押地理書入都
- 鼓鐘下竺寺連上,香火北高峰勝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
- 君不見奔牛呂城,南人北人千百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奔牛呂城過堰甚難
- 紹圣南行多不返,靖康北獰欲誰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半山
- 雁低樓外彤云起,萬里北風開爽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孟信州和方亨道六月雨時當雪天改為欲作雪
- 我樓正向東,北斗掛東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七日早起
- 紅袖南人簪翡翠,金鞍北客驟驊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四日大雨不已愈暖不寒
- 又有茗荈利,商販給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縣界
- 嶺云西去欲成暮,山雨北來渾似秋。 -- 出自宋·龔茂良·幽化院
- 張中孚,張中彥,江南塞北都行遍,教我如何做列傳。 -- 出自宋·郭奕·詠張中孚兄弟
- 浩然起長嘆,矯首望東北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同蕭憲父明舉聯句
- 象罔亦何心,珠還赤水北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少虛用前韻見貽仍答二首
- 誅茅存晚計,好在西巖北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少虛用前韻見貽仍答二首
- 乞君東閣長生供,壽我北堂難老仙。 -- 出自宋·何坦·蜂兒榧
- 披裘把酒踏月窟,長揖北斗相勸酬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醉時歌
- 風雨南山飛霹壢,江湖北斗掛闌干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自廣
- 南人官此欲歸去,為問北人來不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初到池州沿檄阻風麻步
- 燕麥菟絲侵密坐,南箕北斗掛疏櫺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自然詩
- 招魂動楚些,路遠迷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哭駕部舅
- 石光火中寄此身,誰論北富與南貧。 -- 出自宋·李公明·偶作
- 搜舉真相窮八埏,公鎮北門惠化沿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徐大宰生日
- 念我平生弄典墳,六月北窗長閉門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見獨斯行叔綺子為赴春試一出江頭送別殊令牽
- 閬風逸民自愧才力薄,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農。 -- 出自宋·劉倓·次韻胡少瀹題梁王山蟠松詩
- 而況出門去,寧知南復北。 -- 出自宋·龍輔·送外
- 夜半更相呼,巷南連巷北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雜詩五首
- 眾星紛熒熒,天運齊供北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
- 去住寧有定,長恐使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呂子約赴天臺倅
- 泥滑滑,向誰語,山南山北幽林裹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市橋間竹雞聲
- 有客新從蜀道不,共招北隱步松間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同劉武子孫李和游鐘山和劉武子韻
- 小臣眼有一石淚,準擬北來都破除。 -- 出自宋·時少章·書事七首
- 差這毫釐,失之千里,南北東西知幾幾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安史起天寶,轉戰竟奔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德止·浯溪圖
- 洛陽城里千萬人,終為北邙山下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泉·北邙行
- 任意過浮生,指南將作北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七首
- 鬼箭南山射石虎,神鋒北岳刺驪龍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