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夔府孤城落日斜,每依北斗望京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興八首
- 何處望神州?滿眼風光北固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南鄉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懷
- 欲往從之雪雰雰,側身北望涕沾巾。 -- 出自兩漢·張衡·四愁詩
- 別日南鴻才北去,今朝北雁又南飛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閨怨
- 銅華滄海,愁霾重嶂,燕北雁南天外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永遇樂·乙巳中秋風雨
- 描寫思鄉的詩句:愁損北人,不慣起來聽 -- 出自··
- 描寫思鄉的詩句:還傷北園里,重見落花飛 -- 出自··
- 詩詞名句鑒賞:“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見群鷗日日來。” -- 出自··
- “百年心知同,誰限河南北?!钡囊馑技叭婅b賞 -- 出自··
- 憶梅下西洲,折梅寄江北 -- 出自··
- 描寫冬天的詩:《從軍北征》 -- 出自唐··
- 錦水東流繞錦城,星橋北掛象天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
- 思君楚水南,望君淮山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
- 踏踏馬頭誰見過,眼看北斗直天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夜坐吟
- 飄然無心云,倏忽復西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
- 蒼梧山高湘水深,中原北望度千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竹枝歌
- )鄭子向河朔,(鄭僅赴北京戶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瘴霧三年恬不怪,反畏北風生體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獨覺
- 久客厭虜饌,(蜀人謂東北人虜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
- 西陵衰老繐帳空,肯向北河親饋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鰒魚行
- 云收霧卷已亭午,有風北來寒欲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十六日記所見
- 當為師子吼,佛法無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?或為蘇過作?
- 珠襦玉柙萬人祖送歸北邙,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薄薄酒二首
- (時道逢王郎于建昌,方北行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
- 當為獅子吼,佛法無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
- 南風日日縱篙撐,時喜北風將我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土山寨
- 仆夫為我催歸來,要與北海春水爭先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曾仲錫通判如京師
- 是身如浮云,安得限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小本禪師赴法云
- 不用長竿矯繡衣,南園北第兩參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刁同年草堂
- 暫著南冠不到頭,卻隨北雁與歸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嶺
- (去歲錢塘見飛蝗自西北來,極可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珠襦玉柙萬人相送歸北邙,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薄薄酒二首(并敘)
- 置酒未逢休沐,便同越北燕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二首(來詩言飲酒、畫竹石、草書。)
- 欲因新月望吳云,遙看北斗掛南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柏家渡?此詩為沈遼作?
- 鴥[1]彼晨風,郁彼北林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晨風
- 竊聞天子已傳位,圣德北服南單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哀王孫
- 是身如浮云,安可限南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贊上人
- 老馬終望云,南雁意在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客堂
- 何處望神州,滿眼風光北固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
- 憑欄望,有東南佳氣,西北神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聲聲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,和李清宇韻
- 坐愛前檐前,臥愛北窗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玩松竹二首
- 計君食宿程,已過商山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與元九別后忽夢見之。及寤而書適至,兼寄
- 有木秋不凋,青青在江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有木詩八首
- 欲望鳳來百獸舞,何異北轅將適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部伎-刺雅樂之替也
- 濟世料君歸未得,南園北曲謾為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新居寄宣州崔相公 所居南鄰即崔家池。
- 酒酣出送我,風雪黃河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傷唐衢二首
- 舟行明月下,夜泊清淮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余杭歸,宿淮口作
- 分首今何處,君南我在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元九對新栽竹有懷見寄
- 日下西墻西,風來北窗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涼偶詠
- 宜懷齊遠近,委順隨南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委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