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寄語深師與包叟,可無客枕假云堂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暮春泛西湖次口號韻呈程待制十首
- 儻使人心盡包叟,世間何向不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
- 君家三木山,包裹一握足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大木山
- 筇迎殘月僧包去,帆背斜陽客艇歸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東山寺
- 巧醞檀英,密包金粟,只待清秋著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念奴嬌·銀潢耿耿
- 夜半負之走,包裹隨竄伏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賦趙有翼仇池石次正卿用蘇翰林韻
- 元來春晚,萬包空間黃竹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念奴嬌·衰翁憨甚
- 風流熏麝氣,包裹借荷香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芡實
- 可能乞我數包否,仍寄韋郎七字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王彥博覓洞庭柑三首
- 他皇補衣被,包裹到書冊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入都一年科舍館五午宴了后得楊園寧屋僻遠市
- 絕憐蓬閣元包佑,敢擬蘭亭記永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蓬萊閣
- 楚湘舊俗,記包黍沈流,緬懷忠節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念奴嬌·楚湘舊俗
- 聿生神圣,惟包羲皇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疇依
- 菰菱時入供,包錫暮行船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寄思溪老藏叟珍上人
- 少年日,已心包云澤,名高嵩岱。 -- 出自宋·李煥·喜遷鶯·風云嘉會
- 德瑩冰壺,量包滄海,神鐘巖電。 -- 出自宋·真知柔·水龍吟·碧霄彩旆垂鈴
- 縝密誠為智,包藏豈謂忠。 -- 出自唐·武翊黃·瑕瑜不相掩
- 遺經姑置楚包茅,新筆恭書《蠱》上爻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古懷(二首)
- 偏能將、四象包藏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五鼓才成
- 性命方知無包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啄木兒·自坐自坐
- 載瑞催麟筆,包鋒促虎皮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明堂大饗慶成奏御
- 先生書之辭,包括無孑遺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讀韓文
- 明年珍產入包貢,琳瑯璀磊堆金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
- 古來經濟有包荒,憒憒故應強鑿鑿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鄂州吳少保南樓
- 鬼域何方來,包舉歸提封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西苑徑上人見深居馮常簿求寺記
- 添羹挑野菜,包鮓就池荷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留客
- 偃蓋杉松路,包金橘柚層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過下方只園入上方看經院遇八十老僧
- 嵌形空洞出包藏,玉質青溫相靈璧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得奇石於峴山
- 慘雖未荊棘,包藏固難容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去草棘
- 淪茗徵甕盞,包梨集紙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
- 無聲忽訝潮包地,不夜常疑月在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霽次韻以忠見和
- 行路勿匆匆,包藏恐深谷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雪九首
- 凜然生氣申包胥,萬古千秋葬忠義。 -- 出自宋·李炳·吊危一
- 衣薄輕鉛粉,包圓小紫囊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依韻酬沈仍長官惠葡萄
- 四時環繞天包地,萬片擲舒山出云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一中
- 路遮戶外,家包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三十首
- 頭上笠,腰下包,清風明月杖頭挑。 -- 出自宋·釋慧圓·偈
- 胸襟妙蘊兮,包羅丘壑風煙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慈林講師頂相
- 妙空三世,圓包二儀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真圣無相,相包虛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德被河沙,量包海宇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復有四女孫,包裹針線裝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韻袁伯長寄贈之作
- 飽飫有奚適,包藏乃為憂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與丘程凌林四君同賦食河豚
- 懷歸空有感,包貢則無因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洞庭題詠十一首·橘圃
- 譬這護癰疽,包裹畏見血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鄭昂叔和余問盜詩末及山東事弟侄輩又問山東
- 得新未肯嘗,包封寄柴荊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勾漕送建茶
- 博究六藝,并包五常。 -- 出自宋·鄭裕·一經堂
- 梅橫露蕊猶包紫,柳軃煙梢漸著黃。 -- 出自明·孤松秀上·人日病閑
- 扈蹕群靈會,包茅九域將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恭謁孝陵有述十二韻
- 群山包水水包山,金作芙蓉玉作環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題林屋洞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