勒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勒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為問元戎竇車騎,何時返旆勒燕然。 -- 出自·皇甫冉·春思·鶯啼燕語報新年
- 身出草堂心不出,廬山未要勒《移文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別草堂三絕句
- 浮云渺渺吹西去,每到原頭勒馬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張劍州并示女弟
- 豈止軒裳夸故里,已將鍾鼎勒元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相州榮歸堂
- 後山勒水向東馳,卻被前山勒向西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松源,晨炊漆公店六首
- 后山勒水向東馳,卻被前山勒向西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松源,晨炊漆公店
- 不是春光不早回,卻緣春雪勒疏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張功父梅詩十絕句
- 從古將門長出將,眼看小阮勒燕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虞丞相與趙撙節使帖還其猶子濟二首
- 元日新春已早歸,卻緣春雪勒春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省中新柳
- 萬里江隨倦客東,馬當山嘴勒孤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放舟風復不順,再泊馬當,對岸夾中馬當水府
- 今日重來倍惆悵,草堂應是勒移文。 -- 出自宋·趙恒·游裴公亭
- 燕然山石可磨鐫,誰能御子勒勛伐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張仲謀
- 何況班家有超固,應封定遠勒燕然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奉答廖袁州懷舊隱之詩
- 人非物是,半晌鸞腸易斷,寶勒空回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雨中花/夜行船
- 我輩報神無別事,請裁佳句勒霞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前人祈雨未應二首
- 好為君王言敵事,早將功業勒燕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王太尉被召歸覲
- 為數麒麟高閣上,誰家父子勒燕然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賀田仆射子弟榮拜金吾
- 自指燕山最高石,不知誰為勒殊功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邊將
- 振廩縻金氣自和,政聲誰為勒嵯峨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鄭宋用前韻見示因亦和答四首
- 盛德故應傳后裔,清規誰為勒豐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挽故鈐趙公彥遠詞
- 本初屈指定中華,官渡相持勒虎牙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官渡
- 前印威音,一點不差,后證彌勒,不差一點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衛霍倘能恢土疆,淵云當為勒碑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別石首尉胡廷直
- 淡墨書名二十年,從軍未許勒燕然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圓機用墨淡甚輒以上色三丸為好
- 把酒相忘笑語違,新詩應已勒巖扉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聞圓機游山歸作
- 壯志宵興著祖鞭,雄辭銳欲勒燕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任漕子嚴挽詞
- 東郊十里香塵滿,旋安排玉勒,整頓雕輪。 -- 出自宋·王觀·高陽臺·紅入桃腮
- 天上真人躡島鳧舄,移文休勒此山名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自鳴山
- 今日君行清淚落,他年勛業勒燕山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送琴師毛敏仲北行
- 高山似為遮胡設,折磴偏能勒騎回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李長公邀集蓮花峰
- 虛擬短衣隨李廣,漢家無事勒燕然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興(六首)
- 難得同時傳壽斝,合將新句勒詩屏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越二年正旦又會宿猿洞
- 渾是升平好時節,誰將盛事勒蒼珉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投秦太師
- 莫為時危閑矍鑠,要看走馬勒燕然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曾微言見贈二首
- 幕中自有燕公筆,合把奇功勒建溪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次韻張子猷賦凱旋之什
- 傳與東君,乞憐愁寂,不須要勒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柳梢青·漸近青春
- 淅瀝潛回連夜雨,繽紛遽作勒花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老拙觀諸公及兒輩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韻
- 獨抱麟經三十年,發揮褒貶勒成編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括蒼陳與叟攜所撰春秋義例見過書于卷后
- 浴雪精神,倚風情態,百端邀勒春還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鳳皇臺上憶吹簫/鳳凰臺上憶吹簫
- 上人勸賦斯山境,乞與微吟勒翠屏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武·游焦山
- 恩重七封開表海,行高三美勒名山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齊國太夫人挽詞
- 曾識當年駐金節,尚存遺墨勒堅珉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東松庵
- 仙舟已到蓬萊境,卻被波神勒取還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嘲解十首
- 趁舞羅衣花訊暖,捻吟髭、玉勒迎東笑。 -- 出自宋·張輯·賀新郎·鵲喜花間曉
- 東風不管春將半,一夜清寒勒杏花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遣興寄徐抱獨
- 不知春在誰家,闖香幔攏玉勒。 -- 出自宋·黃載·東風第一枝·迅影凋年
- 回望玉樓人不見,酒旗深處勒花驄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公子行
- 今日病身慚小隱,欲將泉石勒移文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三年冬大禮五首
- 江繞武侯籌筆地,雨昏張載勒銘山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興元沈氏莊
- 莫是溪橋,才先開卻,試馳金勒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柳梢青 和楊元咎梅詞四首 右和未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