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在第6個字的詩句
刻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巍巍本無象,刻畫愧孤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盡令屬牛氏,刻鑿紛班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
- 沾掌細看若刻鏤,豈有一一天工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聞見事略同,刻剝及錐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遇
- 洗劍青海水,刻銘天山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司空王公思禮
- 兩崖崇墉倚,刻畫城郭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劍門
- 詞人取佳句,刻畫竟誰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鹽山(白鹽崖高千馀丈,在州城東十七里)
- 嗟誰使之然,刻舟寧復記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哭{匠斤換贛}十五章
- 截為天子琴,刻作古人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桐花
- 后人高其節(jié),刻石像婦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蜀路石婦
- 大嚼徒為貪,刻飲豈足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家居自戒
- 昔人亦有言,刻足以適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
- 薄技徒勞真刻楮,浮生隨處是飛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庵壁
- 畫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別曾學士
- 溪從灘瘦愈刻厲,山自木落增嶙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連陰欲雪排悶
- 好入天子夢,刻像來爾求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洛中送冀處士東游
- 淮南弟稱號,刻璽於北方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蒿里行
- 豈能脫負檐,刻鶴曾無兆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春歸昌谷
- 一樹籠松玉刻成,游蜂多思正經(jīng)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五首
- 午鼓已傳三刻漏,從官初賜一杯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楊樂道韻六首其六——用樂道舍人韻書十日
- 列筵邀酒伴,刻燭限詩成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寒夜張明府宅宴
- 我欲貴子文,刻以金玉聯(lián)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重讀徂徠集
- 伊予方寂寞,刻苦窮文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谷正至始得先所寄書及詩不勝喜慰因書數(shù)韻奉
- 淬礪當陽鐵,刻為干鏌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三嘆
- 余閑校筆陣,刻燭龍蛇掃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九月十九日衙散回,留大將及幕屬,飲清心堂
- 一樹籠松玉刻成,飄廊點地色輕輕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唐昌觀玉蕊花
- --顏真卿詩教刻燭賦,酒任連盤酌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水堂送諸文士戲贈潘丞聯(lián)句
- 誰把碧梧枝,刻作云門樂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
- 秦家祖龍還刻石,碣石之罘李斯跡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石鼓歌
- 大父無恙時,刻意教子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十四弟歸洪州賦莫如兄弟四章贈行
- 念昔揚子云,刻意師孟軻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溪上吟
- 鄧公勒銘留刻畫,刳剔銀鉤洗綠苔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武昌西山
- 因各為一碑,刻彌勒佛,且記其事,至今皆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〈并敘〉
- 清塵凝、層層刻碎冰葉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凄涼犯·空江浪闊
- 諸郎莫高興,刻石記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諸侄孫登白峰觀海上一景
- 程公自名巖,刻石記所建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留守參政大資范公余同年進士往歲帥桂林題刻
- 所以胥吏徒,刻核嘲腐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穎語次楊廉夫進士古聲韻
- 粉默消磨雕刻在,神仙飄忽有無中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劉商觀奕圖石刻本
- 詩作士林夸刻燭,賦成天路喜同時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關彥遠赴河北
- 心知萬事難刻畫,惟有醉眠知不忝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東津歸催吳秀才寄酒
- 萬物不須彫刻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貼子詞·皇帝閣六首
- 覓劍如或笑刻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(diào)歌頭 庚辰六月,游玉華谷,回過少姨廟
- 溫室沈沈漏刻移,退朝賓侶每相隨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張仆射朝天行
- 碑額最上層刻張養(yǎng)浩自壽詞,草書。 -- 出自元·張養(yǎng)浩·感皇恩 自壽 此石刻見山東歷城縣志卷二十四
- 唯有老身如刻畫,猶期圣主解衣看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故將軍莊
- 廢壘漢錍金刻字,古原秦冢石為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察推縝之鄧州
- 收螢秋不倦,刻鵠夜忘疲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引馬但傳三刻漏,喘牛休問四時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獻仆射相公
- 綠桷朱簾金刻鳳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應詔詩
- 愧非無價手,刻畫竟難傳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黃充實榴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