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到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清風便自生秋意,小酌何妨到夕陰。 -- 出自宋·孫介·偕同人登虞山乾元宮
- 努力諸公了臺閣,不煩魚雁到桐江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讀通鑒雜興
- 正有清風便午枕,更無塵夢到禪房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簡叔
- 絕代風流上駿奔,感公封植到孤根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別袁公四詩
- 文章千古一毫端,妙處工夫到底難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陳正叔縣尉見示所著詩文以詩謝之
- 大學成功在九年,根牢干長到參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奉和家大人將赴官舍留示及門之作
- 袖手窮山一少年,何曾有楚到澶淵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巴東秋風亭懷寇公
- 臨分更吐平生話,有底間秋到酒邊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答吳尉俞商卿見贈因用韻送行
- 從來丘壑多幽興,隨分風流到小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趙生唐卿師白韻游橫溪
- 四海人才尊一老,百年門戶到三公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寄史同叔開叔
- 已覺仙風換肌骨,更無塵土到心胸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景孟山行
- 落日空山歸鳥盡,夫筇獨自到池塘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山庵即事
- 暗有沖風起崖腹,散成飛雨到潭心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隨鳧巖瀑布
- 莫疑見識驚流俗,自是淵源到古人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徐季節先生
- 消息早傳從嶰竹,發生先合到江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十一月二十六日南至天色佳甚
- 江右皇華朔浙東,按行特地到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湯漢·贈久軒提刑江東二首
- 三年飲得大江中,更枉輶軒到里中。 -- 出自宋·湯中·贈久軒提刑江東二首
- 金谷煙花醉未醒,鼾邊無夢到功名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甲戌客臨安
- 若與此君情分簿,應無風月到吾門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重次龔子輝平塘韻三首
- 江上清風終耐久,依然和月到柴門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平塘三首次子輝韻
- 泉石相干興味長,夢魂飛不到錢塘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次韻汪山園
- 笑領故人游竹洞,因尋詩句到梅林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良佐留別詩頗凄惋次韻敘閑居之樂以釋之二首
- 消息既知由造化,憂愁那得到山林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良佐留別詩頗凄惋次韻敘閑居之樂以釋之二首
- 抱合材堪任楝梁,斧斤相引到明堂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古樟
- 解后逢君醉山縣,殷勤訪我到江城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贈徐谷三絕
- 猶念貧交無與樂,時流妙語到荒村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次漢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韻四首
- 一從去櫂沖寒雪,幾度憑闌到夕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之·寄友
- 九鎖松門夜不關,蓬萊分境到塵寰。 -- 出自宋·王伯淮·呈德厚宮主先生
- 上方猶有奇觀在,更欲捫蘿到絕巔。 -- 出自宋·王成·大滌洞
- 聞道阿郎難得婦,無媒爭得到郎前。 -- 出自宋·王道父·夜臥舟中聞有唱山歌者倚其聲作二首
- 少微昨夜離丹闕,雙鳥何時到會稽。 -- 出自宋·王得益·送張無夢歸天臺
- 云巖亂石漱寒泉,通夕泉聲到枕邊。 -- 出自宋·王觀國·題北巖院
- 民心咫尺不戴秦,秦令安能到空谷。 -- 出自宋·王景月·桃源行
- 天公已定乘除計,八十春秋到八千。 -- 出自宋·王其·賀侍郎
- 籃輿不是歸來早,安得攜瓶到此中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龜父國賓二周丈同游谷簾三首
- 歸心俗附潮頭去,潮頭不肯到湓城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古意二首
- 獨有淡巖人未識,故煩山谷到零陵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題淡巖一首
- 此去能爭幾多地,恨無仙骨到其中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留別昌國五首
- 無端不入襄王夢,為雨為云到處飛。 -- 出自·王山·憶盈肥題玉女池二首
- 五百年間知此味,華山去后到梅山。 -- 出自宋·王時彥·題梅山云悅樓
- 盡有深長開幕畫,若無華藻到邊功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馮卿歸無錫
- 喜看猿鶴從公樂,更覺莼鱸到處肥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謝二吳書見訪
- 門前流水無冬夏,想見先生到骨清。 -- 出自宋·王午·游王官谷
- 作意開籬通野岸,等閑尋步到池塘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梅
- 才子風流是當家,曾傳舊語到天涯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
- 解教爐火添馀燼,似妒陽烏到短檐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雪晴
- 慶事頻聞輸帝府,好音傳落到人間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吳朝議
- 斗米蒸炊入小罌,未應消息到比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近陋室以斗升釀家婦謂予未飲不以見告昨夜偷
- 行客沖煙排洞戶,主人失足到人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贈知宮
- 至今盛事隨山中,往往摩挲到金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石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