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在第9個字的詩句
切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佛云常乞是清規,一切食中斯正命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地水火風休假藉,一切不留還脫灑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行將五路開雙手,一切門頭只個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身前身后獨靈靈,一切如來出此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趙學士求頌
- 一月普現一切水,一切水月一月攝,從上佛祖不出這影子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云門舉起竹篦,禪和切忌針錐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剛正大丈夫,一了一切了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莊泉伯檢察為先安撫請升堂偈
- 有來由,無本據,聲前切忌錯舉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耳界聞亂聲,鼻染一切香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放生慈濟法門
- 彌陀廣慈愿,不舍一切生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放生慈濟法門
- 南無文殊普賢尊,一切智行圓滿海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大悲觀音栴檀像
- 從身□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每日念佛懺悔發愿文
- 次作水想見西方,一切皆為凈土水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水觀第二
- 君子務藏器,生其勤切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秀才石君予同年子也攜書見投重之以歌詩意甚
- 占畢自忘勞,攻堅常切問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二十余年列大夫,痛切皇輿難坐視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中壘一首
- 淵源漫說斯文喪,深切今知此道東。 -- 出自宋·同閌·挽和靖先生
- 於此或燕坐,塵慮一切拌。 -- 出自宋·汪任·游南山
- 纘將管樂為操蘊,論切周唐入設施。 -- 出自宋·徐定·挽薛艮齋
- 而有不知者,謂隔一切人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竹門
- 甚有傳舊譜琵琶,切切嘈嘈檐雨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鸚鵡曲·青衫司馬江州住
- 倏令首丘懷孔惡,痛切胸臆詎可爬。 -- 出自明·陳璚·用韻再答休齋提學見贈
- 不辭笑脫頤,應防怒切齒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題江月圖贈建昌梅子庾(名慶生)
- 物資干始疑天墜,憂切豐亨在日中。 -- 出自明·費宏·次邃庵西涯兩公先帝忌辰悲感倡和之韻
- 欲舒逸氣更促柱,切切嘈嘈作人語。 -- 出自明·黃姬水·聽查八十彈琵琶歌
- 分離或變成凄切,凄切愈加音愈咽。 -- 出自明·李禎·至正妓人行(并敘)
- 溶溶宛宛復悠悠,切切凄凄還窈窈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驪山老妓行(補唐天寶遺事,戲效白樂天作)
- 驚回殘夢了無歡,慘切清愁破清悄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閨中聞子規
- 須臾仿佛臨三湘,切切哀猿堪斷腸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吳姬留客行
- 勞我晝夜思,夢寐常切切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兩浙寄子栗家書
- 我今結托豈偶爾,內切自喜忘其慚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
- 啛啛孤韻入秋林,切切幽心語夜深。 -- 出自明·楊宛·促織
- 四方傳不誣,諸公評切中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
- 試聽征人歌一聲,切切烏烏淚相續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離愁萬緒,聞岸草、切切蛩吟如織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騖落霜洲
- 離愁萬緒,聞岸草、切切蛩吟如織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/傾杯樂
- 銀漢風高,玉管聲凄切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蝶戀花·梨葉疏紅蟬韻歇
- 岐路逞嘍羅,欺謾一切人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