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在第6個字的詩句
分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胸中行腳事分明,親見芙蓉綴晚英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因典座
- 機頭梭路微分,針鼻線芒初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寶峰照和尚真贊
- 石霜拈處最分明,萬萬千千一粒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慧禪人往上江糴麻米
- 諸佛傍觀有分,諸祖拈掇不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含糊一世無分曉,開口何嘗在舌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指天指地不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十七首
- 臨機應變,隨分知羞,乘時推上五峰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十七首
- 入石入木知分數,古篆今篆攻豈難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鐫者任廷
- 遇景觸物,隨分知羞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五
- 無計脫身,強分皮髓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西歸贊
- 杳杳無限情,分明向誰說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烏龍和尚
- 仰謝十二峰,分照月如翦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暮冬感懷寄瑞巖禪師
- 憶昔玉幾時,分贓不合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九十長期,三分過二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同門握手話分攜,古路迢迢去莫追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這一則公案,分付趙通判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趙通判請贊
- 通身是口難分雪,金剛腦后三斤鐵。 -- 出自宋·釋宗璉·偈五首
- 大遼半歲九分盡,全晉一年千里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宗印·題佛剎
- 雖然底事最分明,只是不得將眼看并耳聽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曾無彼此,休分教禪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到,是義非見聞覺知之所造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壺中夜釀云分潤,洞裹秋香玉弄花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寄臺州使君五首
- 地吞越絕海分深,渺渺平流萬馬骎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鄞江
- 東風常帶三分冷,春日自有一種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牡丹
- 持經入深竹,分韻與閑人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仆有書五千卷藏明恩山房亂后幸存胡山甫寄一
- 偶此開松酒,分將一榼傾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四月二十四日雨中分酒餉山友
- 腦瘁子乃哉,分枝從此始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續十蟲吟4
- 并和隣舂相,分漁步網收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八月二十五日聞布新條
- 鱸魚如釣得,分我一杯羹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寄海安趙路分
- 鬢絲添得三分白,空被黃花笑一場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離維揚
- 欲言心佛難分別,俱是精微無礙通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和靈隱長老頌
- 定知玉兔十分圓,已作霜風九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題夏珪夜潮風景圖
- 三靈密像誰分別,尺質清虛本自然。 -- 出自宋·宋仁宗·賜賦元亨
- 欲言心佛雞分別,俱是精微無礙通。 -- 出自宋·宋孝宗·又賜頌
- 清光此夜十分好,有酒有客宜高歌。 -- 出自宋·宋肇·中秋對月用昌黎先生贈張功曹韻
- 半途霄壤成分異,幾歲江湖役夢思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用諸公本韻各和一篇共三首
- 久要平生好,分攜晚歲逢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贈司空馮公挽辭三首
- 因摛鏤牙管,分賜挈囊臣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謝賜御書詩五言十二韻
- 登朝俱老大,分祛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朝議大夫致仕張公挽辭二首
- 彷佛觀平遠,分毫見栝松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發句米奉議見示與諸公唱和北山壯觀佳篇因索
- 杯行莫辭滿,分攜只明晨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即席分韻送李才元學士守臨邛
- 咫尺且猶爾,分攜將奈何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宣甫宿約見過既而不至翌日有詩為示謹次元韻
- 任土吳邦果,分甘故相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謝太傅杜相公惠吳柑
- 新開一齋館,分植兩軒墀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簽判張太博移竹
- 十分春色九分殘,計日追游至夜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再和
- 六州齋榻釂分鵝,誰料延平最解歌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擬古
- 運水擔柴力分遭,挾持泥古小儒勞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解罷京局一首
- 筆耕得利寧分地,學祿中居總藉天。 -- 出自宋·孫介·乾道乙酉鬻田訓子有作
- 射祥光於斗分兮,占星紀於天倪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封疆
- 雍雍已覺和分貴,勉勉當思德有鄰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求·仲弟應符生日大人作詩命和元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