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在第3個字的詩句
分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與鷗分渚泊,邀月共船眠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泊白沙渡
- 許猿分野果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山間次季芳韻
- 約客分茶供,逢僧倚竹吟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妙因寺次施敬所韻
- 幡影分來半廊月,磬聲敲破一林秋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宿南峰寺
- 碧碗分香憐冷冽,金鱗出浪想崔嵬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佩之饋石首魚有詩次韻奉謝
- 往事分明成一笑,遠情珍重得雙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予素不善飲文明詩來有西涯爛醉欲人扶之句且
- 園家分半席,問得御花名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三月八日過西馬塍
- 當封分為王岳長,天地截作神仙鄉。 -- 出自宋·白遜·游青城山
- 未應分手江南去,更有春光七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鮑輗·重到錢唐
- 玉趾分明印絕巔,藥成仙去幾千年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神鼎山
- 六合分明長策裹,不知劉項入關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不解算四首
- 為惜分陰故來此,時人疑是七賢徒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長夏竹中二首
- 歸來分躬耕,復不禁芽卉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龍津余此溪
- 奎宿分野忽在茲,神光秀氣相追隨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見道分明了不疑,氣常無暴志常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不動心
- 列國分爭幾百年,人心天命不其然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王道勸齊王
- 一劍分身定死生,君王萬古聲名重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問處分明答處親,縱橫有路慣反身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山高分水深,青天分白日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衲僧分上那有許多般,雪晴海闊千峰曉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因甚分皮分髓,飛來峰高冷泉碧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密意分明生汝邊,何待當來問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小師淳密請贊
- 見處分明得處親,直於劍刃上翻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送見上人歸劍州
- 只為分明極,翻令所得遲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與麼分明,是個什麼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人影分孤驛,雞聲落曙桑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訪故人
- 霄漢分攜久,吟懷思欲迷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喜人歸幽棲
- 聽得分明見得親,不必龍華檢疫站授記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天生分異等,道德立尊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結束分朋相間錯,立在殿庭還不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表里分明說,深窮妙更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禮容分次第,泛愛別尊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苦行分明樂,緣深解即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去住分明紀,終期遠大親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陰陽分皂白,瓦礫變黃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樂天分造化,慧眼細觀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海納分他境,心平故可親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神室分形添石髓,華池巨燄隱靈砂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混沌分來皆是道,二儀交感八方親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清切分天派,馨香出月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趙主管得倅臨漳二首
- 何處分風月,無時上水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趙主管得倅臨漳二首
- 分陰分陽天得清,生水生木清降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永豐鄭丞梅澗
- 坤元分氣謂無間,南崖北崖才尺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南安接孟使君辭警策多矣復承遣詩追惠遂足
- 大初分氣入三才,詩與吾生一處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宜黃樂奇卿投詩
- 轉蓬分首入梅頭,千里空余夢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辰歲與涂漢英別己酉復相過遽告行固小留之
- 和氣分珠樹,悲聲寄藁砧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有悼
- 好處分明是,橙黃橘綠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秋意自適
- 方岳分為五太宗,江南崒嵂祝融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望岳
- 亭敞分歌伎,池清漾釣槎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集林光祿新第得花字
- 袖里分余蕙,釵邊罥落梅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元旦書事(甲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