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在第3個字的詩句
分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斷碧分山,空簾剩月,故人天外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瑣窗寒·斷碧分山
- 曉窗分袂處,同把帶鴛親結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長亭怨/長亭怨慢 舊居有感
- 定然分別棟梁材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鋸子
- 愿為分背交頸之逸足,不愿為追風絕景之霜蹄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紫騮馬·紫騮馬
- 歷官分氣候,天子薦精誠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薦冰
- 萬古分明對眼開,五煙窈窕呈祥近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玉山謠奉送王隱者
- 詩情分繡段,劍彩拂霜毫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送羅侍御歸西臺
- 女墻分吏事,遠道啟津門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陽郡城西樓
- 夕陽分素臆,秋色上花衣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進秋隼
- 竹宇分朱閣,桐花間綠楊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春日洪州即事
- 城邑分華夏,衣裳擬縉紳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)
- 御爐分獸炭,仙管弄云韶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元日觀百僚朝會
- 故來分半宅,惟是舊交親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客自江南話過亡友朱司議故宅
- 回塘分越水,古樹積吳煙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秋日過徐氏園林
- 夜宿分曹闊,晨趨接武歡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和苗員外寓直中書
- 參天分直干,得地共靈根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蘇學十題·多干柏
- 天意分明應魯雩,高壇晨拜紫袍濡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知府司封見和喜雨詩次韻陳謝
- 中歲分符典石城,兩朝趨陛謁承明。 -- 出自唐·苗發·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(孫父曾牧此州,因寄家
- 島中分萬象,日處轉雙旌。 -- 出自唐·吉中孚·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
- 不假分曹進,非同博塞游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棋
- 柳帶分陰接殿基,笙歌還擁翠華歸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宮詞
- 三星分曜輝宸漢,九禁迎春啟令辰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內閣春帖子
- 三枝分玉葉,五色照琳房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大中祥符七年七月錦州奏天慶觀修圣祖殿畢五
- 舉正分星度,歸馀定歲功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史記詩
- 偃波分密坐,垂露直前旒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觀唐明皇山水字流杯石應製
- 國望分江海,星躔次斗牛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晚望
- 鳳蓋分陰騰九色,蜿蜒共戲云裳側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迎圣像中路獲金龍送還茅山
- 小院分寒水,高樓半落暉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國清寺
- 紫墀分使節,紅旆出都門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人出牧
- 齋心分一餅,持贈輞川人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鳳茶與記室燕學士詩
- 更遣分飛,脈脈如天外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蘇幕遮·盡思量
- 天渠分水濯龍驥,下注方池氣清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貢甫酌騏驥池上見詒
- 遠色分諸島,清光湛一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沖公上人
- 稟此分斗姿,用舍在所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圣俞斗山鵲
- 一帶分江記,雙峰點海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潤州
- 說著分飛百種猜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鷓鴣天·說著分飛百種猜
- 常記分攜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減字木蘭花·千山萬水
- 且莫分疏破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點絳唇·綠水青山
- 半坐分君醉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點絳唇·明月山頭
- 晚云分外欲增愁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虞美人·濛濛煙樹無重數
- 況十分端正,更鼓舞衰翁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八聲甘州·掃長空
- 怎生分得煩惱,兩處勻攤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戀香衾·記得花陰同攜手
- 波光分破湖子頃,瀑影斜飛水一洼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西山鑿池種白蓮作
- 遠波分段白,宿靄向晴收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凈光山四詠呈水心先生·茶山堂
- 定知分美郡,音問欲相聞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送翁誠之赴闕
- 不擬分奇品,遙將寄野人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謝徐璣惠茶
- 港中分十字,蜀廣亦通連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過鄱陽湖
- 燭光分兩行。 -- 出自宋·孫惟信·阮郎歸·滿階紅影月昏黃
- 即此分真文,於外本無待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和陳七峰七詩韻
- 庚嶺分來峙兩山,夾山成峽水萬灣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過峽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