凰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凰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鳳凰臺上鳳凰游,鳳去臺空江自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金陵鳳凰臺
- 鳳凰城闕知何處,寥落星河一雁飛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思越人·紫府東風(fēng)放夜時(shí)
- “鳳凰詔下雖沾命,鸚鵡才高卻累身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鳳凰不共雞爭食,莫怪先生懶折腰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鳳凰不至河無圖,微子去之箕子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悲歌行
- 鳳凰初下紫泥詔,謁帝稱觴登御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玉壺吟
- 鳳凰雖大圣,不愿以為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白鳩辭
- 鳳凰宿誰家,遂與群雞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薛九被讒去魯
- 鳳凰去已久,正當(dāng)今日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鳳凰臺置酒
- 鳳凰丹禁里,銜出紫泥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
- 鳳凰山下雨初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同賦,時(shí)聞彈箏
- 鳳凰池,麒麟閣,酬德報(bào)功殊不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馮判官之昌國
- 鳳凰覽德輝,遠(yuǎn)引不待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禪長老和詩不已故作六蟲篇答之
- 鳳凰來儀,嘉禾合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殘句鳳凰來儀
- 鳳凰于飛,翙翙其羽,亦集爰止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卷阿
- 鳳凰于飛,翙翙其羽,亦傅于天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卷阿
- 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卷阿
- 鳳凰從東來,何意復(fù)高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述古三首
- 鳳凰池上應(yīng)回首,為報(bào)籠隨王右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得房公池鵝
- 鳳凰九雛亦如此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黃雀癡
- 鳳凰九雛亦如此,慎莫愁思憔悴損容輝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黃雀癡(雜言走筆)
- 鳳凰不五色,聯(lián)翼上雞棲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井泥四十韻
- 鳳凰翼其承旗兮,遇蓐收乎西皇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(yuǎn)游
- 鳳凰佳可食,一去一來儀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黃門盧侍御詠竹
- 鳳凰城頭日欲斜,門前高樹鳴春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感遇
- 求凰應(yīng)不遠(yuǎn),去馬剩須鞭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
- 鳳凰吹笙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樂府
- 鳳凰相對盤金縷,牡丹一夜經(jīng)微雨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菩薩蠻·鳳凰相對盤金縷
- 鸞凰嬰雪刃,狼虎犯云屏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過孔北海墓二十韻
- 鳳凰應(yīng)奏,舒翼自拊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元和圣德詩
- 鳳凰所宿處,月映孤桐寒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段宥廳孤桐
- 鳳凰占梧桐,叢雜百鳥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青云驛
- 鳳凰原上開青壁,鸚鵡杯中弄紫霞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(yīng)制
- 儀凰當(dāng)瑞九韶成,何事棲鸞滯碧城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同年楊廷秀使君寄題石湖
- 鳳凰池上揮毫手,卻掬山泉淬筆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虎丘新復(fù)古石井泉,太守沈虞卿舍人勸農(nóng)過之
- 鳳凰樓閣連宮樹,天子崔郎自愛貧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崔禮駙馬
- 鳳凰半在雙股齊,鈿花落處生黃泥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開池得古釵
- 鳳凰宛轉(zhuǎn)有古儀,欲為首飾不稱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古釵嘆
- 鳳凰樓下多歡樂,不覺秋風(fēng)暮雨天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崔駙馬聞蟬
- 鳳凰五色百鳥尊,知鳶為害何不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鳶奪巢
- 鳳凰忽飛去,遽然失把玩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周山甫錦繡段
- 鳳凰山人開竹徑,樓成溪山深照映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題羅山人覽輝樓
- 鳳凰池涸臺星拆,回首岐山憶至公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…遂成長句
- 鳳凰覽德下千仞,虎豹憎人上九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復(fù)齋陳寺丞二首
- 鳳凰洲上鳳凰山,草草登臨見一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汪見可教授約諸丈鳳山酌別
- 鳳凰群飛擁其后,對面廬阜之諸峰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高九萬見示落星長句賦此答之
- 鳳凰不出鸜鵒語,禿□飛啼血如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苦寒作
- 鳳凰不能爭,況乃鳧雁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庭木
- 鳳凰引眾禽,此木陰可燾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高松
- 鳳凰釵碎各分飛,怨魄嬌魂何處追,凌波如喚游金谷,羞彼揶揄淚滿衣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馮燕歌(一作沈下賢詩。據(jù)唐音統(tǒng)簽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