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6個字的詩句
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滿城風雨消凝處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虞美人·滿城風雨消凝處
- 金鈿貼額腮凝脂,笑妾采葉愁蠶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賦得河中之水曲
- 丹泉漱冷齒凝雪,翠谷虛凌身入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題冷翠谷道者庵
- 想故宮、柳亦凝愁,倚欄停舞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賀新郎·舊事憑誰訴
- 粉痕消、香腮凝汗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鈉·水龍吟·露華洗盡凡妝
- 謾尋尋覓覓,凝情如許。 -- 出自宋·戴山隱·滿江紅·醉倚江樓
- 帕綃新淚獨凝。 -- 出自宋·李天驥·摸魚兒·又何須
- 量窄從來,紅凝粉面,尊見無憑說。 -- 出自宋·竊杯女子·念奴嬌·桂魄澄輝
- 云輧飄泛到凝陽,一見君兮在玄浦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
- 梅花體態香凝雪,楊柳腰肢瘦怯風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瑞鷓鴣
- 楮衾封冷白凝霜,展轉無眠夜未央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夜讀離騷
- 虛無含氣白,凝澹映波清。 -- 出自唐·徐敞·月映清淮流
- 摛霞晚舒艷,凝露朝垂珠。 -- 出自唐·楊於陵·郡齋有紫薇雙本,自朱明接于徂暑,其花芳馥
- 愛景隨朝日,凝陰積暮云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州民自言巴土冬濕,且多陰晦,今茲晴朗,苦
- 馀景淡將夕,凝嵐輕欲收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
- 倒影含清沚,凝陰長碧苔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·釣臺
- 長河卷云色,凝碧無瑕疵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輿·坊州按獄,蘇氏莊記室二賢自鄜州走馬相訪,
- 投跡清冰上,凝光動早春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輿·履春冰
- 玉歷頒新律,凝陰發一陽。 -- 出自唐·獨孤鉉·日南長至
- 還歸舊窗里,凝思向余霞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歸海上舊居
- 度曲知難和,凝情想任真。 -- 出自唐·歐陽袞·聽郢客歌陽春白雪
- 密際西風盡,凝間朔氣扶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和段學士對雪
- 長眉鬢發作凝血,空有君王潛涕洟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何事黃昏尚凝睇,數行煙樹接荊蠻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岳陽樓晚望
- 默坐終清夜,凝思念碧云。 -- 出自唐·李昌符·寄棲白上人
- 怪來鶯蝶似凝愁,不覺看花暫濕頭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早春微雨
- 玉皇據案方凝然,仙官立仗森幢幡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升天行
- 默坐非關悶,凝情只在詩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贈來鵬
- 宿片攀檐取,凝花就砌窺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長安雪后
- 妝成皓腕洗凝脂,背接紅巾掬水時。 -- 出自唐·趙光遠·詠手二首
- 白日燈熒熒,凝塵滿幾席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感故府二首
- 素帟堯門掩,凝笳畢陌長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光穆皇后挽歌三首
- 詩人多感物,凝思繞池塘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賦得風光草際浮
- 詩人多感物,凝思繞池塘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賦是風光草際浮
- 牛頭天際碧凝嵐,王導無稽亦宴談。 -- 出自唐·朱存·天闕山
- 牛頭天際碧凝嵐,王導無稽亦妄談。 -- 出自唐·朱存·金陵覽古·天闕山
- 蠻箋象管休凝思,且放春心入醉鄉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宴河亭
- 著霜寒未結,凝葉滴還流。 -- 出自唐·孫頠·宿煙含白露
- 透手擊吳練,凝冰笑越縑。 -- 出自唐·康翊仁·鮫人潛織
- 戛玉音難盡,凝人思轉清。 -- 出自唐·管雄甫·戛玉有余聲
- 含情罷斟酌,凝怨對窗牖。 -- 出自唐·趙氏·古興
- 佇靈鎮梵岳,凝思遍生河。 -- 出自唐·慧凈·雜言(一作義凈詩)
- 禪客詩家見,凝寒忽告還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冬晚姚諫議宅會送元緒上人歸南山
- 寂默親遺景,凝神入過思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觀棋
- 周極八百里,凝眸望則勞。 -- 出自唐·可朋·賦洞庭
- 靄靄前山上,凝光滿薜蘿。 -- 出自唐·處默·遠煙
- 常有三素云,凝光自飛繞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步虛詞十首
- 濁波揚揚兮凝曉霧,公無渡河兮公竟渡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諸神命麗玉唱公無渡河歌)
- 含意攀丹桂,凝情顧紫芝。 -- 出自唐·路應·仙巖四瀑布即事寄上秘書包監侍郎七兄吏部李
- 長嘯罷、中天凝佇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賀新郎 次呂叔泰南城懷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