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凝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東風(fēng)酒面吹凝酥,不辭醉倒歸相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知郡安撫,以立春日揭所書新安郡,榜南樓之
- 風(fēng)翻酒幔,寒凝茶煙,又是何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訴衷情·堤前亭午未融霜
- 破魂一兩點(diǎn),凝幽數(shù)百年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峽哀
- 霜芬稍稍歇,凝景微茫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溪
- 陰深靈氣靜凝美,的礫龍綃雜瓊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黿頭山神女歌
- 斜月才鑒帷,凝霜偏冷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答賓
- 地得一以寧,凝然者卷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靜山
- 前有方丈沼,凝碧融人睛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入林屋洞
- 清蹕度河陽,凝笳上太行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早登太行山中言志
- 碾破春風(fēng),香凝午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踏莎行·畫鼓催春
- 彼至人而神凝兮,同予夢而先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錄夢篇
- 列宿正參差,凝霜露衣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陳吉老縣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謁思禪師予以簿領(lǐng)
- 野馬橫郊作凝水,牽牛引竹上寒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贈(zèng)答晁次膺
- 情忘意消,神凝不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停云詩
- 樂天得法老凝師,後院猶存楊柳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讀樂天集戲作五絕
- 一飽困竹稍,凝然反冥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王生畫三蠶蜻蜓二首
- 我居宛丘厭凝冱,雪翻海水填陂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記十月十六日所見
- 登覽春深日,凝思病后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侯宣城題疊嶂樓
- 漸喜微和解凝烈,半酣起舞意倉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仇池冬至日見寄
- 艷拂潮妝,澹凝冰靨,別翻翠池花浪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法曲獻(xiàn)仙音
- 螺云萬疊暗凝愁,黛蛾照水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西河·春乍霽
- 點(diǎn)點(diǎn)吳鹽雪凝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虞美人影/桃源憶故人
- 山邊水際頻凝顧,怕有寒梅昨夜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次韻郭子秀曉行
- 玉人望月銷凝處,應(yīng)在西廂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羅敷歌/采桑子
- 逢人少青眼,凝笑望青樓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杜仲觀青字詩二首之一丙寅四月京師賦
- 西湖春物空凝意,猶望方舟嘗勝來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上金陵馬右丞
- 門橫野水席凝塵,束緼誰能問乞鄰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和酬周寺丞
- 夜深寒不徹,凝恨何曾歇,憑闌干欲折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醉花間·獨(dú)立階前星又月
- 道為黑風(fēng)遮,凝凍無住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花滿金盆,香凝碧帳,小樓曉日飛光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滿庭芳·花滿金盆
- 迢遞銅梁道,凝嚴(yán)青鎖闈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
- 負(fù)扆勞天眷,凝旒念國章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梅花體態(tài)香凝雪,楊柳腰肢瘦怯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不赴宴贈(zèng)丘妓
- 都來聚氣與凝神,要煉金丹賺幾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前山多翠色,凝然暮欲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凝翠
- 起徘徊,憑欄凝佇,片時(shí)萬情千意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永遇樂·秋色方濃
- 蘭澤不可親,凝情坐惆悵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雜詩五首
- 巍峨卞山雪,凝冽不可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記事
- 忘言在閑夜,凝念得微理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訪憲上人
- 感物乾文動(dòng),凝神道化成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圣制登朝元閣
- 碧溪行幾折,凝棹宿汀沙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旅次上饒溪
- 內(nèi)黃處白結(jié)凝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水火運(yùn)來周歲
- 鐵心應(yīng)也頻凝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踏莎行·萼破前村
- 千花萬草光凝碧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九張機(jī)
- 綴衣將出,神凝玉幾,一夜登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(shí)/憶少年
- 見說燕寢香凝,旌旗微動(dòng),獵獵薰風(fēng)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大塊呼吸,陽凝陰結(jié),遍四野、玉花呈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梅花·密密彤云覆地
- 雪霏冰結(jié)霜凝,是誰透得春工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鼓笛慢/水龍吟
- 紗窗影、故人凝處,冷落暮天殘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折紅梅·憶笙歌筵上
- 萼點(diǎn)胭脂,粉凝芳葉,依稀幾枝初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選冠子·庾嶺煙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