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余霞飛綺,望長天、頃刻云容凝碧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念奴嬌·馀霞飛綺
- 紫竹新抽雨又滋,淚粉娟娟凝翠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八日記夢
- 帝酌我兮勞我,左右為余兮凝眸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黃山高
- 遠峰依舊,前蹤何在,有時愁凝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水龍吟·舊家心緒如云
- 一庭芳草,危闌晚日,無限消凝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夜合花·斑駁云開
- 雙烏念哺歸難忍,斷雁辭行凝不飛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和蔣成甫見貽生日韻
- 浮陰掃盡山屹立,疊嶂層巒凝黛濕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政仲留飲醉書長句
- 平安遙夜飛炬火,燕寢永書凝清香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東師楊尚書
- 為嫌涂抹,向萬紅叢里,澹然凝素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念奴嬌·為嫌涂抹
- 堆案文書銷永日,誰云燕寢凝清香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自嘆
- 雨膏蒸土蘭芽熱,粉魂淡艷凝緗纈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春濃曲
- 腰刀首帕從軍,戍樓獨倚閑凝眺。 -- 出自宋·李璮·水龍吟·腰刀首帕從軍
- 猶記夏侯曾與賦,灼灼朱華凝瑞露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王母祝語·萱草花詩
- 幾壘云山,隔不斷闌干,天外凝眺。 -- 出自宋·劉之才·玲瓏四犯·幾疊云山
- 赤闌橋畔斜陽外,臨江暮山凝紫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齊天樂·赤闌橋畔斜陽外
- 天工付與,冰肌雪骨,暗香寒凝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水龍吟·分知白首天寒
- 鑿開混沌,見錢塘南控、長江凝碧。 -- 出自宋·林自然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紫鸞飛舞,又東華宴罷,歸步凝碧。 -- 出自·奚?·宴瑤池/越江吟
- 肌雪浮香,見梅花清姿,漫勞凝佇。 -- 出自宋·史深·花心動·肌雪浮香
- 杜鵑枝上東風晚,點點淚痕凝血。 -- 出自宋·王學文·摸魚兒·記當年
- 河南夫子倡道地,似聞荒草凝凄煙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扶桑欲出升何難,認取真情凝太極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赫曦臺四景·雞鳴出日
- 北李骨朽呼不起,老石珍藏凝可耿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寄徐逢原求墨
- 遲日融和,乍雨歇東郊,嫩草凝碧。 -- 出自宋·胡浩然·春霽/秋霽
- 重來赫赫照巖廊,不動堂堂凝泰華。 -- 出自宋·李朝卿·玉樓春
- 造化工夫不等閑,剪破澄江凝一片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廬山瀑布
- 星榆葉葉晝離披,云粉千重凝不飛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雪霽
- 星榆葉葉晝離披,云粉千里凝不飛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雪霽
- 越女如花住江曲,嫦娥夜夜凝雙睩。 -- 出自唐·常楚老·江上蚊子
- 直方挺質貞且真,當庭卓立凝頑神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石版歌
- 滿衣冰彩拂不落,遍地水光凝欲流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八月十五夜
- 碧染長空池似鏡,倚樓閑望凝情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臨江仙·碧染長空池似鏡
- (贈池陽守陳德誠)云散便凝千里望,日斜長占半城陰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王喬所居空山觀,白云至今凝不散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妙樂觀(一作題王喬觀傳傅道士所居)
- 王喬一去空仙觀,白云至今凝不散。 -- 出自唐·護國·題醴陵玉仙觀歌(一作靈一詩)
- 蘭臺陳跡何從訪,廢宅芳池凝佇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摸魚子 至元六年二月望日,登安陸白云樓,
- 殘雪落林度西嶺,陰澗寒泉凝素緶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因賦詩云
- 茂葉重重光潤膩,裊裊柔枝凝綠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無俗念 本名念奴嬌 詠竹,謹繼長春真人韻
- 海凈天空浩浩,玄珠降、*爍凝祥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臘正風交
- 上下融和開慧目,躍出心珠凝結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清癯獨秀風臺畔,笑百卉、凍凝摧折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花心動·江路閑游
- 又匆匆上馬,藍橋路隔,漫增凝睇。 -- 出自元·史藥房·水龍吟 清明后浹日,過子方小飲,廉櫳靚深
- 暖吹調香,冷芳侵夢,一晌消凝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一萼紅 盆梅
- 一自耕云人去后,幾番煙草凝秋色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滿江紅 次韻邵本初登富春山
- 翠微秋晚,試閑登絕頂,徘徊凝佇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登石頭城清涼寺翠微亭
- 鑿開混沌,見錢塘、南控長江凝碧。 -- 出自元·皇甫真人·酹江月 嗚鶴余音卷一回陽子林自然長生指要
- 中天帝圃蕃英蕤,氤氳嘉祥凝朝曦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玉宸殿并三枝牡丹歌
- 可憐烏石嶺下路,榕葉炯炯凝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辛酉五月望簡陳和仲
- 須臾風止雨亦休,主人送客凝雙眸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雨中獨酌
- 紅塵迎馬盡飛浮,日腳橫天凝不流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大熱歸城西止于興國戒壇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