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凝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海山外、五云散彩,三峰凝翠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菊花新·渺渺煙霄風露冷
- 意靜心清精秘,氣結神凝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姜師兄
- 專一始終無變異,自然凝結寶瑯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·王公幽隱遠佳餐
- 得得心清意凈,三光秀、凝結丹砂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滿庭芳 贈福昌縣趙殿試
- 出群常羨此,歲寒重、孤凝黛色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月中仙 對松
- 鳳笙吹暖云中火,龍藥凝成鼎內霜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先輩憶山中韻
- 垂崖迸水落絲絲,冬不凝冰事匪奇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圣水盆
- 草木殘生顱鑄鐵,蟲豸凝寒掌作冰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破陣子·千里茫茫若夢
- 一朝積雨豁然收,待我凝眸百尺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雨霽山皆秋色
- 貪嗔戎定如幻夢,祖師凝流歡者眾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火候混成如白屑,水中凝結是黃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恍如直跨須彌巔,琉璃凝光圍四天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題環翠樓
- 踏開凍淖瓊漿溜,搖動凝梢玉屑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晨霜客路
- 丈夫一去音信稀,門前凝望是耶非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古別離
- 佇屬深祥起,方期庶績凝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先蠶樂章·昭慶
- 云木送秋何草草,風波凝冷太星星。 -- 出自唐·高蟾·秋日寄華陽山人
- 古陰寂寂人蹤稀,一泓凝碧環招提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書林十景詩
- 動有發明基學力,略無凝滯見情真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冰層雪積,獨伊家、點絳凝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漢宮春·酷愛名花
- 發少可堪烏帽落,樽空凝望白衣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九日
- 蕭蕭柏城下,空有暮云凝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仁宗皇帝挽詩十首
- 闊外晴煙落,深中晚靄凝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長舉
- 玉體今何所,遺墟夕靄凝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過壽陵故址(景帝臨馭時自建,尋毀之)
- 踏白江梅,大都玉斷酥凝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點絳唇·踏白江梅
- 如何尚愛南枝瘦,偏以凝脂助曼膚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程泰之正字奉祠惠照院詠雪五首
- 地上多於枝上花,東樓凝望惜年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上巳日州園東樓
- 溪因宿雨十分急,山為凝寒一味清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歲除登岝崿山精舍
- 行人莫訝頻回首,家在凝嵐一點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馬上作
- 白雨飄花盡,晴霞向閣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晚寄盧使君
- 水蝶巖蜂俱不知,露紅凝艷數千枝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嘆靈鷲寺山榴
- 暮雨凄凄深院閉,燈前凝坐初更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臨江仙·霜拍井梧干葉墮
- 甘泉將避暑,臺殿曉光凝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雜曲歌辭·宮中樂
- 松窗楸局穩,相顧思皆凝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寄棋客
- 千重二華見皇州,望盡凝嵐即此樓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渭陽樓閑望
- 拱木玄堂閔,凄涼煙霧凝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德皇太后挽歌詞五首
- 滄波沃日虛鞭石,白刃凝霜枉鑄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始皇
- 舊房京寺門空閉,坐榻凝塵砌長苔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元凈上人之新安謁李學士兼游廬阜
- 清香撲鼻梅林近,秀色凝眸麥垅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十六兄先輩見寄
- 瓊英好在,應念玉關遙,凝淚眼,下層樓,回首平林暝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驀山溪·孤城暮角
- 黯然攜手處,倚朱箔、愁凝黛顰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飛雪滿群山·冰結金壺
- 化工巧綴一枝斜,點玉凝酥碎疊紗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周少隱梅花三絕
- 長長是、非霞散綺,岫云凝碧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滿江紅·雨澀風慳
- 他年江南路,曉妝犯嚴凝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梅花
- 是鄉雖窮深,泥泥秀色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入白水懷士特溫其
- 主人為我,增茸臺榭足凝眸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水調歌頭·溪山多勝事
- 空陳跡,連天衰草,暮云凝碧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憶秦娥 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
- 三分春過二,尚剩寒猶凝,翠衣香薄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大?
- 萼點駝酥,口攢金磬,心凝檀粉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水龍吟 鄭蘭玉賦蠟梅,工甚,予拾其遺意補
- 棹鳴寒玉破,舟白浪花凝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冰出吳江
- 風攬瑞花晚,江寒波欲凝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瀟湘八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