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在第8個字的詩句
冬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小序禎明二年仲冬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營湼盤懺還涂作詩
- 邊庭節物與華異,冬霰秋霜春不歇。 -- 出自隋·盧思道·從軍行
- 念當整帆席,快若冬蟄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曉發樓子莊
- 危樓得地著身安,冬日烘檐夏氣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賦陳子得書樓
- 壞土難埋龍鳳骨,冬青體問犬羊年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八月二十七日,明思文皇帝殉國忌辰也。讀
- 聊披淺深艷,不易冬春慮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四季花
- 野實饑堪薦,陽崖冬自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柳郎中山谷寺翠光亭長韻
- 稍覺秋山遠,俄驚冬霰深。 -- 出自唐·雍裕之·四氣
- 秋月皛皛泛澄瀾,冬景青青步纖草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同趙侍御乾湖作
- 白晝出門歸路迷,冬日易夜還空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短謠
- 歸處路猶遠,到時冬必深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姚主簿歸龍溪
- 聽得居人語,今年冬又殘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壽昌道中
- 萬里江湖憔悴身,冬冬街鼓不饒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除夜二首
- 淑氣春風和,美化冬日暄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贈孫何狀元
- 但依舊,禁街人靜冬冬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醒復醒
- 日月東西行,寒暑冬夏易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變律(本十九首,今存三首)
- 一夢浮生未覺,三冬短晷堪驚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西江月·一夢浮生未覺
- 此慶將誰比,獻親冬集書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朱慶余及第后歸越
- 亦非夸*,能受三冬饑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河清 繼重陽韻
- 奉呈小詞二闋三冬設粥來宮觀,善事光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戰掉丑奴兒 冬天設粥,益利甚多。煩孫公副
- 山中好,末后稱三冬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望江南 鳴鶴馀音卷之二
- 垂崖迸水落絲絲,冬不凝冰事匪奇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圣水盆
- 原拋野擲墮榛菅,冬經雪霜夏冰雹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石鼓歌
- 野老不知堯舜力,冬冬打鼓祭江神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國有故常,北郊迎冬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[圜鐘為宮]玄冬筆祀,始于伊耆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環佩重游故山月,冬青樹死遺民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穆陵行
- 喬松磊磊多奇節,冬無霜雪夏無熱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賦松
- 長松落落多奇節,冬無雪霜夏無熱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題慶全庵
- 又云尾角白,亦慮冬祁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立春十四韻
- 靈根浹和液,柯葉冬不改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殿前生桂樹
- 小臣曾讀三王紀,冬至由來始祭天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迎鑾曲(十首)
- 夷陵曉未霜,秭歸冬猶溫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六年守郡在天涯,冬暖無因見雪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雪
- 山無陵,江水為竭,冬雷震震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與君絕! -- 出自漢·漢無名·上邪
- 重此虛賓館,歡言冬及春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庭貽馬九
- 最高峰頂有人家,冬種蔓菁春采茶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頑石嗚呼都作字,冬青憔悴未開花。 -- 出自清·黃宗羲·尋張司馬墓
- 有約歸來恣吟嘯,冬心話與歲寒人。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題雙松山館二律
- 彌旬積雨穗生耳,冬壑未渠收潦水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八兄
- 窮秋試雪似早計,冬令欲盡噤莫施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雪篇
- 秋際有言揮玉塵,冬來無夢繞金釵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浣溪沙
- 我欲春采菊,我欲冬賞桃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接花
- 可信南方氣候溫,冬寒未退已飛蚊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即事
- 倒床得甘寢,不知冬夜長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玉山避寇
- 舜德日輝光,正初冬盛期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長壽仙促拍
- 旱作顛風日日吹,冬來渾似麥秋時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潮州黃崗驛
- 妻孥寄田廬,誅茆冬未葺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殘春雨夜讀陳子高詩用其韻
- 玩春來、夏去復秋冬,塵中客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滿江紅·屈指重陽
- 晴空矯矯歸來鶴,冬嶺槃晚秀松。 -- 出自宋·吳鎰·宗老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