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典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中州典型尚未艾,故家文獻宛如昔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假館詩
- 嗚呼,典午去矣,柴桑歸矣,黃花老矣,徵士卒矣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彭澤祭陶靖節祠
- 且來典憲,中書還二十四考。 -- 出自宋·阮槃溪·大江乘/念奴嬌
- 仁人典刑靜,志士胸次闊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題山云海月樓
- 側儜典型人,復理俎豆事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送周必明北上
- 我亦典學老從事,試向座中尋孟嘉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餞魏州判鵬舉
- 靜披典籍堪師古,醉擁笙歌不礙公。 -- 出自·李中·海上太守新創東亭
- 百氏典墳空自苦,一堆螢雪竟誰知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倦學
- 百氏典填墳自苦,一堆螢雪竟誰知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倦學
- 春暖典春衣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南樓令 老友劉景儀,去秋以星術之書推測年
- 天下典章狼籍,多門政出誰窮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
- 言協典墳。 -- 出自漢·蔡邕·酸棗令劉熊碑詩
- 幾為典衣留遠客,半來欹枕看閒云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貽傅逸人
- 金龜典酒知是誰,逢君使我抬雙眉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東門行
- 塵埃典卻林泉閑,家夢夜夜歸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求郭侍禁水墨樹石
- 我昔典司群玉峰,中有一峰如此雄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主管大礬山歌
- 舊時典正父,今日一浮屠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贈得一禪師
- 酒里典弄幸猶在,先師醞藉孔林叢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木犀
- 一卷典庭云半席,夜深讀與嶺猿聽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陶山十詠和鄧牧心·葛仙翁石床
- 縣官典修完,錫名揭靈祐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靈祐觀
- 鬻宅典田重出塞,臂鷹牽犬復還鄉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送丘長孺南還二首
- 八法典刑今在此,華在天外立三峰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題定武本蘭亭
- 歷歷典刑如在日,慕思遺愛幾多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挽孫少卿四首
- 詔世典刑應未泯,在民德化豈無求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送王子正赴灨倅
- 憶昔典午東,劍佩森名流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會稽秋日觀山
- 如此典型今已矣,天乎莫詰意茫茫。 -- 出自宋·陳師善·挽趙秋曉
- 東南典藩材,朱戶賢第一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朱使君家諸郎將別十一韻
- 堪嗟典刑盡,群木刺寒空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太師平章喬文惠公挽歌詞三首
- 俾之典風憲,官邪當震驚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章漕
- 金石典古呂伯可,風霜清聳方巨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林書事九首
- 貧至典深衣,猶抱禹稷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戲簡楊華父
- 我欲典衣供一斗,興來能賦百篇無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題祖道籃輿亭
- 此老典刑在,粹然瞻德容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挽孔東罔
- 淚灑典花金燦爛,寒生白骨玉參差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秋興
- 此老典刑馀故國,鄉來儀概動殊州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程隱君挽詩
- 才涉典章,翻成機巧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怕見典葉飛,未見千金皺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朝陽毳衲贊
- 千古典謨文獨記,九流毫發事相關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楮先生
- 贖爾典裘扃戶牖,饒伊夾幕閟娟柔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秋冷一首
- 丘索典墳心跡遠,煙埃咫尺自喧淆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近市一首
- 敢告典者,毋替其承。 -- 出自宋·湯起巖·四賢堂
- 幾錢典質樂毅論,十鼓尚嵌周宣詩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三洪遺墨石刻
- 國有典刑元老在,地無形勢大江橫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和戴倅韻寄苗侯一首
- 周墳典以族,詎認青烏子。 -- 出自宋·王應麟·唐開成年墓志石
- 獨盆典謨誣舊注,直將堯舜望吾君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次韻贈汪解元
- 今惟典刑在,后世皆可法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和米芾為梁唐不收慰問帖寄詩
- 昔在典午朝,國祚向陵夷。 -- 出自宋·顏太初·東州逸黨
- 何時典衣買酒醉梅下,澆我磊落寫我悰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和李梅南對梅韻
- 春官典邦禮,風后佐王庭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送大宗伯介溪公南都十二韻
- 不惜典衣沽,但問誰家有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自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