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兵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鄰境兵戈盡,新恩雨露偏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耿憲生辰
- 相業兵韜材總堪,君王喜與阿戎談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陪王樞密飯坐間示新詩因次其韻
- 公余兵衛繞畫戟,妙香一縷鈴齋幽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樊眉州
- 酒盡兵無備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寂寞
- 萆山兵已遣,背水陣尤奇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背水陣詩
- 鄔子兵巡徼,豫章吳地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漁門舟中
- 兩地兵休重富樂,百年家活共輕肥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李處士挽詩
- 小范兵精思慮遠,片言坐折群疑滿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方書記兼簡府主
- 密分兵。 -- 出自宋·劉褒·六州歌頭·憑深負阻
- 收拾兵戎無一物,滿船空載有歸裝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廖子晦以通書及龜山道鄉晦庵帖見惠
- 遣送兵廚羞俎籩,噴飯一笑筼筜邊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舊冬得蔞蒿數十根植之舍傍今春遂可采擷輒持
- 淮上兵戈血染川,浙河餓莩骨盈船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聞湖寇
- 外為兵戈為裔夷,內為宮壺為群臣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
- 恥擔兵部米,寧著大夫冠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支大監挽詩
- 往年兵興錫赍多,官會頒行姑濟急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夏雨嘆
- 久戍兵殘將亦驕,幸時轇轕與民仇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彥威紀事二首
- 常疑兵結蚩尤祲,猶喜刑清貫索沈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立秋后陰雨逾是新拜禮寺司直這除萬大卿廳一
- 遙憐兵火暗跌蕩,守護童仆何不武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謝新胥口監生趙立之
- 鼎道兵方進,湖湘寇輒平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經進百韻詩
- 自古兵財無一策,于今社稷寄西陲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予以謬作數種并總所奏藁遺參贊高紫微聞以閱
- 看談兵議論,風霆舞劍,剛腸如釬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瑞鶴仙·芳菲春二月
- 讀父兵書寧足恃,擊楫誰盟江水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賀新郎·知彼須知此
- 醉談兵,愁論世,夜闌時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歌頭·每懷天下士
- 我俟兵休歸決矣,斷無清夢到觚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制機豐德馨赴堂召二首
- 我聞兵兇戰危事,愁殺天上蚩尤旗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塞下行贈韋士潁歸鄂渚上江陵謁閫相
- 手畫兵家八陣圖,兒時此志已吞吳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胡經干
- 三略兵書生未識,百篇詩史死猶存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挽閣門唐中齋
- 破笈兵韜久已焚,床頭僅有易書存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再和韻上石塘吳
- 垓下兵稀,陰陵道隘,月黑云如壘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大江東去/念奴嬌
- 故鄉兵后幾人在,明月秋中何處圓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又送程公禮侍父歸蜀用方萬里韻
- 胸中兵十萬,足下客三千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--王步兵山天遙歷歷,--諸葛長史山水急湯湯。 -- 出自·***·天明聯句
- 高昌兵馬如霜雪,漢家兵馬如日月。 -- 出自·***·高昌童謠
- 四海兵初偃,平津閣正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川·將赴東都上李相公
- 況減兵革困,重茲固疲民。 -- 出自唐·袁高·茶山詩
- 昔佩兵符去,今持相印還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元和癸巳,余領蜀之七年,奉詔征還,一月二
- 高皇兵敗白登下,歸遣帝子稱閼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明妃曲
- 遠戎兵壓境,遷客淚橫襟。 -- 出自唐·李宣遠·近無西耗
- 黑云兵氣射天裂,壯士朝眠夢冤結。 -- 出自唐·常楚老·祖龍行
- 晉鄙兵回為重難,秦師收旆亦西還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夷門
- 臺城兵匝無人敵,閑臥高僧滿梵宮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梁寺
- 雖隨兵馬至,未免畏豺狼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過湍溝(一作浦)谷
- 溪山兵后縣,風雪旅中人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宿趙山采別業
- 磧迥兵難伏,天寒馬易收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邊將二首
- 大國兵戈日,故鄉饑饉年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和友人酬寄
- 賊去兵來歲月長,野蒿空滿壞墻匡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東京次新安道中
- 幾處兵戈阻路岐,憶山心切與山違。 -- 出自唐·劉象·春夜二首
- 十年兵火真多事,再到禪扉卻破顏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岳陽兵火后題僧舍
- 海內兵方起,離筵淚易垂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王四十五歸東都
- 下國兵方起,君家義獨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勛道人之建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