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全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頗覺今朝好,全無俗事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遣興
- 久矣經(jīng)霜白,全然映日黃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摘橘
- 始知鄉(xiāng)國(guó)好,全勝道途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虛谷志歸后賦十首
- 要知精會(huì)神全處,須到聲銷色泯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高子明投贈(zèng)二首
- 賴是吾徒不全弱,能來爾汝話酸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程道大至約諸友二首
- 佳節(jié)攜壺意,全如杜牧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南山寺
- 或乃盜賊起,全家被屠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中浣酒熟客至分韻得菊字
- 水鄉(xiāng)熟處未全饑,舟楫安行盜亦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魏塘王居士留三日二首
- 緒德垂千古,全功保一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茅田汪王廟
- 天兵及頸幸全屍,想見駢肩淚珠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木綿怨
- 紛紛世上少全人,鶴睫分光照始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贈(zèng)周國(guó)祥言相
- 但得一回嫁,全勝不出門。 -- 出自宋·福州僧·題壁二首
- 馀年八十無全食,獨(dú)抱青山繼祖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傅行簡(jiǎn)·題博士袁公文苑像
- 羽毛長(zhǎng)得完全后,子母東西各自飛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雜興
- 留得巉巖勢(shì),全無斧鑿痕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靈隱觀風(fēng)亭雪磯小酌
- 東皇物色未全收,山半登臨當(dāng)倚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四首
- 頓卻寒威退,全呼暖律回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曾帥遣意三首
- 法象森羅萬,全歸一寸庵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廣都世真上人南游回見訪出群公詩見示丐予一
- 努力盡此道,全身早歸休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詩別杜安行赴合州守
- 松筠老去俱全節(jié),猿鶴迎來盡故知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宮
- 李貓初劾猶全命,梁犬重評(píng)竟斷腸。 -- 出自宋·胡震雷·追和叔祖自術(shù)韻
- 顧影行猶畏,全生計(jì)已非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感事寄懷王彥舟侍郎蘇景謨大夫
- 渾涵妙處皆全體,大用周流自不殊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奉和魯齋先生涵古齋詩二首
- 承平格力回全盛,人物風(fēng)流繼往年。 -- 出自宋·康文虎·挽東萊二首
- 淼淼千海波,全潮浮漚輕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雜詩
- 肇當(dāng)融結(jié)初,全得造化功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題仙都山
- 朱門多好景,全宅在園林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啟休沐之中靜專一室病不復(fù)飲無心慰懷性且
- 兼愛無南北,全能冠古今。 -- 出自宋·林栗·高宗皇帝挽詞
- 還以經(jīng)綸事,全歸著述中。 -- 出自宋·劉植·呈葉先生侍郎
- 池中菡萏香全減,井上梧桐葉乍飛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館中新蟬
- 嗟爾不群志,全身良猶難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錢君瑜歸嘉禾
- 誰謂行多露,全如屐薄冰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病足
- 老媼獨(dú)遺落,全家都挈攜。 -- 出自宋·羅丙·句
- 喜看龍象集,全仗法中人。 -- 出自宋·毛國(guó)華·壽昌寺
- 勿笑有三耳,全勝畜二心。 -- 出自宋·聶崇義·句
- 秧鍼初出未全青,昨夜岡頭冷雨晴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溪西李家
- 非招詎肯往,全身不受辱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遺安堂
- 繁華隔湖水,全似遠(yuǎn)宸京。 -- 出自宋·史衛(wèi)卿·西湖山居燈夕
- 活業(yè)惟耕網(wǎng),全家祇住船。 -- 出自宋·史衛(wèi)卿·漁父
- 潮生西浦未全平,頃刻潮回岸有聲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渡錢塘二首
- 莫年東觀有全書,天畀斯文合定居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贈(zèng)李磐庵文授
- 幾年全主又全賓,萬里歸來托此身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次史魏公見招
- 良哉觀世音,全身入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傾盡寶山寶,全身入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自謂踏得著,全然沒交涉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渡蘆達(dá)磨贊
- 只將此法為全提,世世愿為諸佛母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龜峰末后為全提,鐵卵生兒樹上飛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水靜而清現(xiàn)全體,月非取水而遽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非風(fēng)旛話露全機(jī),千古叢林起是非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頌古十三首
- 入山住庵時(shí),全身在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