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9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金波穆穆,掩盡玉繩光彩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感皇恩 乙酉歲八月九日晚,極雨開霽,碧空
- 人共駭、赤丸夜語,電光飛射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滿江紅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,夜夢丞相
- 風(fēng)花無夢,待回施、春光與少年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望月婆羅門引 為吹頭管張解愁賦
- 沙雁也能留客,倩溪光、相照晚妝明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 題倪都運(yùn)南塘蓮社廬山社蘭亭會后
- 一片青山知客意,冷光堆滿欄干角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滿江紅 益都時習(xí)閣睡起
- 前夜團(tuán)圓明月好,清光流照華筵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臨江仙 壽程雪樓
- 庭柯一葉炎曦淡,秋光宦情相似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齊天樂 壽王伯起
- 邊城歲晚,蓮幕錦生光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庭芳 二舅魏知房戍沂州,見示此詞,因次
- 一笑未曾有,兩眼眩光華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水調(diào)歌頭 北上道別周明翁,遇雪
- 出處雖殊,襟懷略似,光焰文章萬古留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沁園春 舟中九日次韻
- 旭日東生,五云宮闕光輝映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點絳唇·旭日東生
- 涼浸瑤空月,正壽里、光彩遙燭,少微躔次。 -- 出自元·周權(quán)·賀新郎 慶壽
- 一枝絕艷,裊裊動波光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庭芳 夏日飲王氏園亭
- 性源清,心地靜,發(fā)天光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言性
- 風(fēng)定浪頭息,月滿水光清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贈秋蟾周先生
- 看頂門、進(jìn)破見真如,光赫赫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密庵述三教
- 性圓融,心豁達(dá),德輝光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言道
- 兔懷胎,牛喘月,蚌含光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贈白蘭谷
- 發(fā)通身*火焰*,飛光走焰,山精鬼怪,絕跡潛蹤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沁園春 龍
- 半月之前已立春,春光猶自隔河津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壬午除夕四首
- 登降隨仕女,寫我溪光好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暮春抵滬同大武伯夔子言游半淞園泛舟小溪作
- 世亂阨斯文,八儒晦光采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許狷叟八十
- 須臾邪許響荒山,漆光搖搖濕寒雨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八月十三日會葬恪士西湖吉慶山
- 菱芡紛糾縵,細(xì)雜波光掠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后湖觀荷
- 癥結(jié)竟窺囊底智,風(fēng)光宛托剡中游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閏五月歸張氏女子臥痾滬上嘉定余伯陶主方起
- 夜氣自肥蟲語靜,煙光初漏鵲棲尊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迭韻再答伯夔
- 龍須帶雨浴日紅,金光玉色相蕩舂。 -- 出自清·嚴(yán)遂成·白水巖瀑布
- 告言子沈子,詩亦同光體。 -- 出自清·陳衍·冬述四首示子培 之三
- 身居十二樓,屢入明光宮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真真曲(有序)
- 五侯濁四海,白日淪光輝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讀史(五首)
- 勝絕未有如此橋,虹光映水洞表里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平政橋
- 悠然清興正未艾,晨光峰頭忽熹微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枕上吟
- 長笛隔江吹晚霽,水光月色兩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題蓮花壁間
- 始終無玷缺,出處最光明。 -- 出自宋·劉鎮(zhèn)·句
- 綠滿南園桑葉肥,風(fēng)光欲盡柳花飛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宮詞二首
- 天臺壽昌寺,山水有光輝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
- 不見秋娘今幾年,水光山色自悠然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題妓展僧僧像
- 上牛坐,伏牛臥,牧童光陰牛背過。 -- 出自清·孫原湘·牧歌
- 質(zhì)酒將溫西北令,折光猶鑒項華瞳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(wèi)·引劍一章
- 跳脫丹青可親炙,清光留取照風(fēng)云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現(xiàn)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
- 行李一肩強(qiáng)自挑,日光如水水如刀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周婆來探后回京
- 綠葉紅葩古墻畔,風(fēng)光羞殺石楠枝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戲題夜合樹
- 桃葉橫波人共醉,劍光沖斗獄常空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欲折瑤華向綠疇,風(fēng)光滿目盡離愁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許洞歸吳中
- 寂寥村郭見寒食,風(fēng)光更著微雨遮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村郭寒食雨中作
- 倒影剩容霞底日,暖光平展鑑中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重展西湖二首
- 一竇春泉貫曉溪,水光涵物見織微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題高明堂后池雜景二首
- 入松和韻古,轉(zhuǎn)蕙逐光妍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賦風(fēng)
- 遠(yuǎn)聞豺虎號,鬼燐弄光輝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壬子歲四月甲申夜紀(jì)夢
- 春色東來不待招,煙光已過洛陽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早渡洛水見流澌盡解春意感人馬上偶成戲詠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