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9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二儀不辨處,忽吐清光圓。 -- 出自唐·春臺仙·游春臺詩
- 山勢縈回水脈分,水光山色翠連云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霅溪神歌)
- 不覺朱顏失卻,好容光。 -- 出自唐·李存勖·歌頭
- 剪燭蠟煙香,促席花光顫。 -- 出自唐·歐陽彬·生查子
- 白日纔離滄海底,清光先照戶窗前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句
- 去衙山色遠,近水月光低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董嶺水
- 良匠用材為塔了,神光寺更得高名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福州神光寺塔
- 徒倚危闌,愛四面、嵐光翠濕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滿江紅·徒倚危闌
- 山色偏供羈旅恨,年光肯為英雄息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滿江紅 次李沁州見寄韻
- 又蕞爾鐘山,一霎神光吐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 鳳凰臺,次湯碧山教授韻
- 短棹乘風湖上游,湖光一鑒湛于秋。 -- 出自元·袁士元·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
- 秋色凈如洗,南極瑞光多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調歌頭 茅仲良初度席上賦
- 錦圍繡陣,香生革履,光動蘭襟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人月圓 春夜
- 若待清明花似雪,風光多屬上林鶯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口占詩
- 憂君尚有疏,儻寄麥光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贈別浙省黑黑左丞國寶自常州移鎮徽州三十韻
- 剡藤失浮薄,海苔無光澤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謝楊山居宣慰寄遺繭紙
- 豈期獨后死溝壑,余光所及良已多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嘆病駝
- 妖蟆蝕月魄半死,虹光霞氣噴且盈,隱若陣偃邊將營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宋制置彭大雅瑪瑙酒碗歌周伯溫大參征賦(有
- 頭角逍遙,事混河沙,光塵不異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龍吟·慧驅茅塞開心地
- 五更書幌,早已覺、寒光穿隙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瑤華慢 賦雪
- 習俗天涯同爆竹,風光塞外只寒煙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談·庚戌元日
- 偃蹇晚倦獻,徜徉藏光芒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送王平仲
- 塵埃山色壯,云霧日光寒。 -- 出自元·李晏·通州道中
- 萬象分明時景現,寒光不用磨揩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萬象分明時景現
- 頻頻囑咐,一靈耀、金光早起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水龍吟·若修仙子圓成
- 奇性最堅貞,任放明光出從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如夢令·九三隅維積洚
- 古圣富春詩,六白瑩光如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無夢令·今則與公照燭
- 飚動,樓上下,出入呼光芒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藏頭 折起方字
- 凈里轉恬然,歡喜回光覷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鶴洞中仙
- 白光萬道繞園生,紅光 -- 出自元·王哲·踏莎行 重陽全真集卷之七
- 序至,金木水,火放炎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邵公楊公為家緣拘擊告詞
- 一粒寶珠昌瑩,滾出光同飛電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喜適鶯 贈道友
- 稟三才,立三教,得三光,三 -- 出自元·王哲·特地新·天地人生
- 道德清通明法海,萬光澄現九天高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定風波·癸戶云封運卦爻卦
- 感大羅仙眾,俯降恩光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出家
- 元稟仙胎,隱七歲玄光混太陽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沁園春·元稟仙胎
- 度九幽離苦,悉睹三光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黃縣久旱,請作黃?醮,得飽雨作二
- 百行勿相違,常體三光不昧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驀山溪 贈都下門人
- 四大扶持真水火,五光照徹九重天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望蓬萊 述懷 云光集卷之四
- 物物頭頭上,一段靈光,本來無欠無馀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路花 謝昌黎道友訪及
- 戲弄驪珠,無間飄渺,光迸流霞照坎離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元始家風
- 通玄路,放眉間妙色,光接云煙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善惠謙柔
- 擬拭冰臺瑩徹,現神光、混入靈陽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心浮易動
- 心燈挑剔不曾昏,慧光遍照彌寥廓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踏莎行·動靜忘機
- 秋夜銀蟾,一天萬里光如洗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萬年春 中秋
- 安泊元空妙體,顯靈光、出入相隨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聲聲慢 贈王彥寶
- 性月桂枝芳,放萬道光明無毀謝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拋球樂·道人心印悟來
- 清風明月,四時長在,光景自長新。 -- 出自元·耶律鑄·太常引 題李隱君文集
- 背陰桃李,正藉得、春光亦強顏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望月婆羅門引 春雪后看山
- 向五云深處望三臺,光千丈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滿江紅 壽康平章用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