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9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晝睡醒來日過中,山光入座水函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回峰寺和浮屠坦然韻
- 夜涼山色靜,風細水光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夜對月
- 區區奔走勞驅馳,和光未免世俗隨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過集湖德濟廟用趙尉廉留題韻示周欽夫程彥游
- 待伴可堪風作黨,交光應喜月成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張彥智對雪
- 冰鑒乍開,跨海飛來,光掩滿天星斗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燕山亭·河漢風情
- 山繞平湖波撼城,湖光倒影浸山青,水晶樓下欲三更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浣溪沙
- 芳信著寒梢,影入花光畫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卜算子·芳信著寒梢
- 插花還起舞,管領風光處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菩薩蠻 三月晦,送春有集,坐中偶書
- 滿院蒼苔重到日,秋光欲滴向人濃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錢申伯游東山既歸述懷之章
- 建炎欣翊戴,鴻慶襲光融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李丞相生朝
- 喚起驂鸞客,丹灶夜光橫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水調歌頭·山色望中好
- 多情皓月,輪棲夜午,光動風文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朝中措·幾枝筇竹半煙云
- 記取夢魂詩思,似水光山色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好事近·草草復匆匆
- 準擬強追隨,管領風光,人生只、歡期難預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洞仙歌·江梅吹盡
- 僦得城東三畝居,水光竹色照琴書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題畫
- 慈母愛,愛幼雛,趙家光義為皇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慈母愛
- 癡云駕日日為黃,白光半夜漏東方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白雪辭
- 芙蓉葉上清露結,晴光倒射金虹滅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李夫人
- 親戚來賀子,車蓋生光輝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三男詞
- 絡緯夜啼月上房,燭光照淚垂汪汪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劉節婦
- 夏駕湖頭朱雀舟,湖光山色不勝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
- 鮫人夜飲明月腴,夜光化作眼中珠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鮫人曲
- 血號虎鬼冤魂語,精光夜貫新阡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殺虎行
- 河上劍翁肝膽露,電光一道落妖蟾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水天虹女忽當門,午光穿漏海霞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花游曲
- 垂虹橋下水拍天,虹光散作真珠涎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
- 臨流飲水如飲虹,波光倒吸王良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飲馬圖
- 千古驚魂,泛蘭轉蕙光風暖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燭影搖紅 新齊肅政李元讓座閑,任氏婦?
- 山接青霄水浸空,山光滟滟水溶溶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濟源登裴公亭用閑閑老人韻
- 碧云紅雨小樓空,春光已到銷魂處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踏莎行·芳草平沙
- 銀漢迢遙槎有信,秋光浩蕩云無跡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滿江紅 次韻耶律舜中樟亭觀潮
- 不戰屈人理或有,血光夜照居庸口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胡馬來
- 憶與盧仝共看來,花光月色兩徘徊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梅杏桃李
- 寶氣朝凝五色霞,丹光夜燭三分日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皂角灘
- 人意盡隨流水去,風光都在笑聲中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清明懷故園
- 鄧禹南陽來,仗策歸光武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感懷(十四首)
- 晚色不隨流水去,秋光都在拒霜華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題宋周曾秋塘圖(有序)
- 鏡里芙蓉夜不收,水光山色兩悠悠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登岳陽樓望君山
- 回首六橋青草遍,水光山色近如何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(五首。并序)
- 千樹桃花紅一色,春光誰道不須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到江西省看花次韻(四首)
- 聞道宮衣添一線,恩光請向袞龍看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至前二日朝天宮習儀
- 海氣荒涼門有燕,溪光搖蕩屋如舟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內人生日
- 春來春去奈愁何,流光一霎催人老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夜泊塘沽
- 月似解人離別苦,清光減作一鉤斜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夜泊塘沽
- 羽山數點青,海岸雜光碎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石頭灘作
- 乾坤爽氣滿,臺殿秋光清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重陽日賜宴曲江亭,賦六韻詩用清字
- 樹重巖籟合,泉迸水光浮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
- 參差交隱見,仿佛接光輝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
- 朝來江曲地,無處不光輝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春日侍宴芙蓉園應制
- 玉盤紅淚滴,金燼彩光圓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孤燭嘆(一作閨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