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2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露光泣殘蕙,蟲響連夜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秋涼詩,寄正字十二兄
- 夜光玉枕棲鳳凰,袷羅當(dāng)門刺純線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許公子鄭姬歌
- 水光蘭澤葉,帶重剪刀錢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二
- 岑光晃縠襟,孤景拂繁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昌谷詩〈五月二十七日作。〉
- 涼光入澗岸,廓盡山中意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昌谷詩〈五月二十七日作。〉
- 夜光往往多聯(lián)璧,白小紛紛每散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眉山集次韻雪詩五首
- 年光斷送朱顏去,世事栽培白發(fā)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偶成二首
- 余光永後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慈圣光獻(xiàn)皇后挽辭二首
- 寒光乍洗山川瑩,清影遙分草樹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詠月三首
- 爭光姮娥妒,失色羲和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沖卿雪詩并示持國
- 水光承步輦,花氣入釣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和御制賞花釣魚
- 春光冉冉歸何處,細(xì)雨斜風(fēng)作夜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五首
- 山光隔釣岸,江氣雜炊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朱郎中白都莊
- 年光如水盡東流,風(fēng)物看看又到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馬上轉(zhuǎn)韻
- 孟光求嬁得梁鴻,無下相隨不諱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四妹
- 水光山氣碧浮浮,落日將歸又少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杭州望湖樓回馬上作呈玉汝樂道
- 憑光下視罝網(wǎng)繁,衣褐紛紛漫回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信都公家白兔
- 江光凌翠氣,洲色亂黃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懷吳顯道
- 晴光送遠(yuǎn)目,勝氣入幽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
- 容光無不照,有象必為言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
- 輝光遍草木,和氣發(fā)絲桐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恩賜樂游園宴應(yīng)制
- 山光紛向夕,歸興杜城南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
- 遙光泛物色,馀韻吟天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,因以賦之
- 日光吐鯨背,劍影開龍鱗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有僧言羅浮事,因為詩以寫之
- 素光淡無際,綠靜平如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容光一以間,夢想是耶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歲暮遠(yuǎn)懷見寄
- 寒光照旌節(jié),關(guān)路曉無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入潼關(guān)
- 清光門外一渠水,秋色墻頭數(shù)點(diǎn)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
- 風(fēng)光徒滿目,云霧未披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里閭非遠(yuǎn)云霧難披
- 浮光動宮觀,遠(yuǎn)思盈川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
- 恩光貪捧日,貴重不看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淚光點(diǎn)點(diǎn),嬌喘微微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贊林黛玉
- 蟾光如有意,先上玉人樓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中秋對月有懷
- 酒光紅琥珀,江色碧琉璃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鮮于庶子泛漢江
- 山光圍一郡,江月照千家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郡齋平望江山
- 炎光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喜鵲填河仙浪淺
- 清光畔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八月秋高風(fēng)歷亂
- 波光瀲滟柳條柔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浪淘沙·今日北池游
- 春光歸去可饒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定風(fēng)波·對酒追歡莫負(fù)春
- 春光靄欲布,山色寒尚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
- 清光不辨水與月,但見空碧涵漪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滄浪亭
- 風(fēng)光麗宮禁,時節(jié)重仙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詞二十首·皇后合五首
- 風(fēng)光變窮臘,歲律新陽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雪晴
- 靈光望日滿,寒色入波搖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與謝三學(xué)士唱和八首·和八月十五日齋宮對月
- 馳光如騕褭,一去不可追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呂公著見贈
- 燈光月色爛不收,火龍銜山祝千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梅圣俞莫登樓
- 清光瑩爾互輝映,當(dāng)暑自可消炎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伏日贈徐焦二生
- 林光拂衣冷,云影入池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錢相中伏日池亭宴會分韻
- 澄光與粹容,上下相涵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飛蓋橋翫月
- 月光水潔石瑩凈,感此陰魄來中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紫石屏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