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2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浮光風宛轉,照影水方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錢穆父王仲至同賞田曹梅花
- 流光發永嘆,自昔非予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李太白(并敘〔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,今刪
- 余光入巖石,神草出茅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天覺得山字
- 孤光為誰來,似為我與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十五日觀月聽琴西湖一首示坐客
- 清光偏照雙荷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雙荷葉/憶秦娥
- 夜光一已多,矧獲累累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往在東武與人往反作粲字韻詩四首今黃魯直亦
- 年光與時景,頃刻互衰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無題?此為白居易詩?
- 流光安足恃,百歲同過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寄天選長官?此詩為釋道潛作?
- 葆光既清尚,令尹亦高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寄天選長官?此詩為釋道潛作?
- 夜光明月非所投,逢年遇合百無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
- 幽光發中夜,見者惟木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正輔游香積寺
- 分光御燭星辰爛,拜賜宮壺雨露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臥病逾月請郡不許復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鎖院是
- 花光紅滿欄,草色綠無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霅上訪道人不遇
- 水光兼竹凈,時有獨立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氏園(李茂貞園也,今為王氏所有。)
- 春光水溶漾,雪陣風翻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氏園(李茂貞園也,今為王氏所有。)
- 余光幸分我,不死安可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陳季常見過三首
- 夜光明月空自投,一鍛何勞緯蕭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
- 水光瀲滟猶浮碧,山色空蒙已斂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
- 風光類吾土,乃是蜀江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晚游城西開善院,泛舟暮歸,二首
- 寒光洗肝膈,清響跨竽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子華石淙莊
- 神光出寶髻,法雨洗浮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
- 晴光融作一尺泥,歸有何事真無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作雪詩留景文
- 孤光照微陋,耿如月在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王鞏
- 淮光釀山色,先作歸意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路都曹
- 麥光鋪幾凈無瑕,入夜青燈照眼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人求筆跡
- 云光與天色,直到三山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萊州雪后望三山
- 晨光雖照耀,秋雨半摧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甘菊
- 明光畫開九肅,不令高才牛下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晁無咎韻閻子常攜琴入村
- 明光晝開九□肅,不令高才牛下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晁無咎韻閻子常攜琴入村
- 流光發永嘆,自昔非余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李太白
- 夜光不自獻,天驥良難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之邵簽判赴闕
- 山光盎盎著眉睫,水聲活活流肝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王維畫
- 余光照我玻璃盆,倒射窗幾清而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眾妙堂?廣州何道士?
- 溪光自古無人畫,憑仗新詩與寫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溪光亭
- 水光山色與人親,說不勁無窮好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怨王孫·湖上風來波浩渺
- 水光山色與人親,說不盡、無窮好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怨王孫/憶王孫
- 靈光雖在應蕭蕭,草中翁仲今何若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上樞密韓公、工部尚書胡公
- 再光中興業,一洗蒼生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鳳凰臺
- 朝光入甕牖,尸寢驚敝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晦日尋崔戢李封
- 春光澹沱秦東亭,渚蒲牙白水荇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醉歌行
- 明光起草人所羨,肺病幾時朝日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十二月一日三首
- 光意難候,此事終蒙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牽牛織女
- 朱光徹厚地,郁蒸何由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夏日嘆
- 竹光團野色,舍影漾江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屏跡三首
- 漢光得天下,祚永固有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述古三首
- 馀光隱更漏,況乃露華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邊星月二首
- 榮光懸日月,賜與出金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歲日
- 晨光稍曚曨,更越西南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枝村尋置草堂地,夜宿贊公土室二首
- 燈光散遠近,月彩靜高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嚴侍郎到綿州,同登杜使君江樓宴,得心字
- 孤光隱顧眄,游子悵寂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桔柏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