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銅鐺得火蚯蚓叫,匙腳旋轉秋螢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煎茶
- 錦囊犀軸堆象床,竿叉連幅翻云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詵都尉寶繪堂詞
- 旋凝細霧作飛雹,復遣震雷追日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記十月十六日所見
- 詩書近日貴新說,掃除舊學漫無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涇見寄
- 寒日初加一線長,臘醅添浸隔羅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日即事
- 經霜斧刃全金氣,插手丹田借火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服栗
- 含露迎風惜不嘗,故將赤日損容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乾荔支
- 淝水秋寒,淮堤柳色,別來幾換年光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高陽臺·淝水秋寒
- 角斷竿鳴疏點,倦螢透隙,低弄書光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玉胡蝶/玉蝴蝶
- 一臺中立郁蒼蒼,四面山光接水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靈洲
- 百里隣居天作合,兩賢名與日爭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韓張亭
- 有時酒興兼詩興,無限山光與水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江州德化縣漪嵐堂盡得廬山之勝醉中作此呈趙
- 愿殺長身載經籍,要為吾道垂休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竹吟
- 銀漢斜臨白玉堂,芙蓉行障掩燈光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相和歌辭·棲烏曲二首
- 碧蒲紅蓼白蓮房,一片欒櫨撼水光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追和彭城太尉夏月寄題湖上湛源大師房
- 湖面平隨葦岸長,碧天垂影入清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湖二首
- 鋒铓拂塵見飛影,把握驚人持夜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李撰赴舉
- 花滿金盆,香凝碧帳,小樓曉日飛光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滿庭芳·花滿金盆
- 偶作客星侵帝座,卻應虛薄是嚴光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狂題十八首
- 更兼處處繰車,家家社燕,江介風光美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長干里
- 昨疏月明漏水長,羅幃翠帳華燈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鳥棲曲二首
- 木蘭為柱桂為梁,隋珠和璧爛同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楚宮行
- 去年翠華出賽雨,錦鄉綿絡墟里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詩
- 洛岸秋晴夕照長,鳳樓龍闕倚清光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
- 終日尋春入醉鄉,不知何處見春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行春辭九首
- 當年檄赴內道場,黃麻紫墨星爭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知宮王南紀洞章歌
- 桃李無言蜂蝶忙,曉寒未肯放春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雪晴二首
- 自非先生真棟梁,安能玄閫顏輝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
- 聞君琴聲洗我心,自盍泰然發天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陳高士琴歌
- 半蝸茅屋歸吹影,數螺苔石壓波光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晝錦堂·染柳煙消
- 穿崖貫石出厚地,風吹露滌宵有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畫竹歌為道士詹明德賦
- 越溪清水淬干將,鬼魅驚啼畏夜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見寄(五絕)
- 青海風波騰罔象,紫霄氛拏翳搖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漫興見寄(二首)
- 扶桑未換旸烏彩,腐草猶爭爝火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漫興見寄(二首)
- 紫桂香銷五夜霜,碧云收盡玉蟾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江上曲(四首)
- 擊絮人才憐武員,浣紗溪又產夷光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投金瀨懷古
- 收盡微風不見江,分明天水共澄光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鷓鴣天·收盡微風不見江
- 今日有情消未得,欲將名理問思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同襲美游北禪院(院即司勛陸郎中舊宅)
- 春風宛轉虎溪傍,紫翼紅翹翻霽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紫參歌
- 朝天繡服乘恩貴,出使星軺滿路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裴頔侍御使蜀
- 誰家女兒臨夜妝,紅羅帳里有燈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相和歌辭·襄陽曲
- 陽復今朝,月圓明日,渭溪改觀風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陽復今朝
- 昨日花開,今朝花謝,算來眼下時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昨日花開
- 兒女如花,妻顏似玉,算來眼下時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兒女如花
- 若非是河東,名傳三鳳,也應天上,光映三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喜見于門
- 三月湖天春晝長,東風飄暖草浮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春暮
- 終日尋春入醉鄉,不知何處見春光?風條舞綠水楊柳,兩點飛紅山海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春游
- 綠竹移陰抹畫墻,倚欄紅藥殿春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春
- 見時惟覓妙玄微,雅深中透出圓光,五般顏來,復本總祥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歸朝歡·天地初分何處寄
- 破繁華、云龕布素,認宗派、返照回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錦堂春·話衷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