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銀鉤已作驚人勢,玉唾何慳照眼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溫其示梅詩用韻為謝兼簡士特
- 老來對客須靈照,貧后持家藉孟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二十兄還鎮江
- 每見朱門拔愷悌,遂令貧士有輝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贈王師古
- 家傳文獻六經香,袖有驪珠日月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大異·曾兄惠然見臨篤敘世契示以先哲遺墨稽首敬觀
- 羯鼓梨園跡已荒,斯文猶在日星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芾·浯溪讀中興頌
- 舊沙漸高行路斷,馬蹄踏散飛星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
- 道人曾去禮清涼,幻出臺出翠壁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
- 游戲仙人出道聲,寶山珠樹發神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
- 深蒨云嵐遠意蒼,寶伽猶帶海波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
- 山寺雪消云已暖,湖亭冰盡水生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李毅師載出塞歸熟食日邀客湖上有詩求和遂用
- 細羽爭飛翠蔓長,窗間留影點綃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王谷節推畫草蟲花竹求詩
- 焚藁舊垣猶寂寞,拱樞列宿頓輝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李無玷自左正言出守永州召為吏曹外郎尚阻敘
- 想有高談開玉帳,尊前妍論灑珠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人從辟
- 回薄浩劫何渺茫,冥默銷沉寂無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出城
- 不知紅日在何處,時見黑云微有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秋陰
- 來時槁葉疏疏響,過后浮云片片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小雨
- 官資未出風塵外,蹤跡曾親日月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侯殿直之官吉州
- 幾年江外恣荒唐,偶脫荷衣覘國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答張鬷嘏
- 陳侯半世耽文章,再隨計吏觀國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陳承務
- 狻猊奩暖沉香裊,孔雀屏開紗蠟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吳宰
- 浮屠窣堵鎮盤罔,累聞繼夕勝禪光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墨池并猶三奇寶,翠琰俱生五色光。 -- 出自宋·梁周翰·禁林讌會之什
- 壇星七點夜橫斗,石佛三身時放光。 -- 出自宋·林采·登覽
- 小舫撐春花浪香,第三橋底弄晴光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西湖
- 亟聆飛詔下丹闕,指日入覲登明光。 -- 出自宋·林師蒧·熊守子復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臺學賦詩記之
- 新作水齋堪寓目,舊停桂棹有余光。 -- 出自宋·林肇·鱸鄉亭
- 雙螺小娃催理妝,粉綿拂拭鸞鏡光。 -- 出自宋·劉渙·青樓怨
- 石鏡當年始發祥,皎如秋月弄寒光。 -- 出自宋·劉倓·橫山
- 詩眼眈眈細八荒,小亭徙倚濕山光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霞外亭二首
- 山盤左右儼環列,賞溪遠帶摩寒光。 -- 出自宋·劉拯·秋霜閣
- 高挹方諸薦水倉,醮壇時見燭神光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漢武
- 使星出照三吳地,原隔馳驅遠有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陸誼齋按察
- 車中發老愁潘岳,案上眉低憶孟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挽張州尹夫人
- 屢鏤抱恨沈江底,潭碧獨生古斂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虎丘留題辛卯三月書于別劍池
- 抔土豈能埋宿憤,遺民聊輿發幽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挽晉千戶
- 因知孝治垂風化,青史留名道允光。 -- 出自宋·呂文仲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簪裾幾世住南昌,講學旌閭曄日光。 -- 出自宋·呂文仲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麟閣龍旂日月章,中興再見赭袍光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恭和御制秋日幸秘書省近體詩
- 一展遺編一興慨,令人千載挹輝光。 -- 出自宋·羅榮祖·讀祖宗伯公臨難遺弟詩有感
- 一閱此書一興嘆,令人千古仰馀光。 -- 出自宋·羅禧·詠宗統
- 君恩兼喜拜維桑,路入家山道更光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送楊可及第還鄉
- 鐘聲遠和雞聲雜,燈影斜侵劍影光。 -- 出自宋·繆蟾·應舉早行(又名應試曉行)
- 不到招提二十霜,眼明獨識魯靈光。 -- 出自宋·繆鑒·題悟空寺
- 未識平時活國方,只將詩句閱風光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和壽岡楊先生上丁四首
- 昭回云漢揭天章,忽到人間足寵光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奉和御賜進士詩
- 新筑隄成號杜塘,結茅深穩佔湖光。 -- 出自宋·齊唐·句
- 憑欄黯黯半斜陽,燒煙漁火凝寒光。 -- 出自宋·錢公輔·蓬萊行
- 水繞門墻竹繞堂,滿窗春綠更山光。 -- 出自宋·錢昆·宿延慶院
- 竹逕陰陰曲透墻,巖花相倚弄秋光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登蜀阜
- 莫恨花開秋句晚,晚秋方是好風光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新亭觀菊二首